1. 首页 > 水产

长期施用尿素氮肥易导致土壤板结

肥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石,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土壤健康的隐形杀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长期施用尿素氮肥容易导致土壤板结的问题。

表1:尿素氮肥与土壤板结的关系

长期施用尿素氮肥易导致土壤板结
因素 尿素氮肥 土壤板结
施用量 过量或长期使用
使用方式 不当
土壤条件 有机质含量低

1. 氮肥过量施入:微生物的碳素消耗

微生物的氮素供应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2. 长期灌溉:有毒物质的积累

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业废水及有毒物质含量高,长期利用灌溉使有毒物质积累过量,引起表层土壤盐渍化,从而加剧土壤板结现象。

3. 土壤结构破坏:水溶肥的不足

对于板结的土壤,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少施或不施用,中后期追肥以吸收效率高的水溶肥为主。

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颗粒,如河沙、珍珠岩、蛭石、火山岩等,可以增强土壤间隙,改善排水和透气性,减少涝渍和根腐病的发生。而且土也不容易压实,松土时省心省力。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氮肥,避免过量使用。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中耕松土:在种植过程中,适时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

尿素氮肥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土壤板结问题。农户在使用过程中,要关注土壤肥力变化,采取合理施肥措施,防止土壤板结现象的发生。

减少尿素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定期进行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透气性。

种植豆科作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农户的土壤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作物产量也有所提高。

肥料惠农网其实揭示了导致土壤板结的症结所在,并非尿素本身,而是农户在使用尿素过程中的处理不当。下面,我们通过具体案例来探讨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

长期施用尿素氮肥易导致土壤板结

在养护期间,浇水、施肥等操作都可能导致土壤板结。若遇到土壤结块板结,可以用铲子或锄头松土,疏松表土。经常松动土壤可以减慢土壤压实的速度。此外,如果土壤板结严重,最好的办法是更换新的疏松肥沃的土壤。换土后,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换土时,要注意土和根粘在一起,先泡水,等土软了再洗掉原土,以免伤根系。

案例四:使用硫酸铵、氯化铵等生理酸性氮肥

使用硫酸铵、氯化铵等生理酸性氮肥最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这些肥料施入土壤后,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作物对阳离子的吸收大于阴离子,导致土壤中残留的酸根离子较多,从而增加土壤或土壤溶液中的土壤酸度,最终导致土壤板结。因此,在施用这类肥料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