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高效养殖技术,解决水蛭养殖产量低、成本高问题
水蛭,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却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只是,传统的养殖方式往往面临着产量低、成本高的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水蛭高效养殖技术,看看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项目 | 描述 |
---|---|
防逃网设置 | 选用30~50目的聚氯乙烯网布,埋在池埂上,地下部分应0.2米以上。 |
深水栖息坞 | 每隔5米交错建一个水蛭深水栖息坞,用瓦片堆叠而成。 |
中岛栖息坞 | 在池中间每隔7.5米挖一个宽约0.6米的槽,槽底距深水池底约0.5米。 |
进出水处理 | 进水口可用直径0.25米的硬熟料管,水口应高出水面。 |
卵床的建造 | 中岛中间部分应高出水面0.5米以上,四周埂内侧铲成斜坡。 |
选址: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
水质: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种蛭的选择:个体肥大,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
孵化: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
越冬: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
天敌与疾病的防治:采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保持水源不被污染。
投饵: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
调节水质:保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越冬管理:保证种水蛭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水蛭停止摄食。
日常管理: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间,保持一定的溶解氧。
通过以上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蛭的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水蛭高效养殖技术。
为了确保水蛭的生存环境, 需要建设一个符合其生活习性的养殖池。在周伟民的案例中,他采用了防逃网来保护水蛭,防止天敌的侵扰。此外,他还设置了深水栖息坞和中岛栖息坞,为水蛭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进出水处理也是关键,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了水质的清洁和流通。
选址是水蛭养殖的第一步,周伟民选择了面南背北、避风向阳的地方,确保了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排水条件。水质管理同样重要,他通过定期换水和控制饲料投放,保持了水质的清洁和适宜的水温。种蛭的选择也是关键,他选择了个体肥大、活动力强的种蛭,为后续的养殖奠定了基础。
三、水蛭的孵化与越冬管理水蛭的孵化需要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产卵的水蛭受到惊扰。孵化期还要注意避免踩破卵茧。对于越冬管理,周伟民采取了自然越冬和保温越冬两种方式,确保了水蛭在寒冷季节的安全过冬。同时,他还注意了天敌与疾病的防治,通过微电网和工具诱捕,有效地控制了天敌的数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