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套养水蛭技术:在池塘中养殖水蛭

套养水蛭技术:稻田生态养殖新亮点
步骤 具体内容
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方,面积以5-10亩为宜。挖成“回”字型结构,沟的宽度为4-5米,深度为0.8-1米。田埂宽2-3米,高出稻田1米。
水稻与农药选择 选择秸秆高、抗倒伏、抗病虫害的早熟水稻品种。禁止使用高毒有残留的农药,谨慎使用一般农药。
水蛭苗种投放 一般在水稻种植5-7天后投放水蛭苗种,规格3-5g,密度为20-30尾/m2。
施肥与投饵 水稻移栽前10天,灌水20cm,用生石灰50kg/亩消毒。水蛭主要投喂螺蛳,保证水体有充足的螺蛳。
日常管理 定时检查防逃措施是否完整,观察水蛭天敌,如小龙虾、黄鳝等。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5。
天敌和疾病防治 水蛭天敌主要有田鼠、青蛙、黄鼠狼、蛇等,可用于防治电网和工具诱捕。保持水源清洁,及时清除饲料残渣,可以提高水蛭生长。

水蛭,作为传统的药用水生动物,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稻田套养水蛭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养殖方式,在发挥稻田生态系统的功能、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稻田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一、稻田与基础设施

套养水蛭技术:在池塘中养殖水蛭

稻田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远离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面积以5-10亩为宜,将稻田挖成“回”字型结构,沟的宽度为4-5米,深度为0.8-1米。挖出的土壤用于建造田埂,田埂宽2-3米,高出稻田1米。稻田四周用聚乙烯网片设置防逃网,防逃网埋入土下20-30cm,高出土面1米以上。

稻田养殖水蛭对农药的使用要谨慎,水蛭对一般的农药敏感性较强,很容易造成中毒反应。因此,禁止使用高毒有残留的农药,谨慎使用一般农药。

选择秸秆高、抗倒伏、抗病虫害的早熟水稻品种。秸秆高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作用,夏季不至于水温太高而影响水蛭生长。水蛭对农药的耐受性比一般的水生生物要弱,所以必须选择抗病品种,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早熟的品种收割期早,在收割以后加强对水蛭投喂以催肥,增加产量,提高养殖效益。

三、水蛭苗种投放

四、施肥与投饵

水稻移栽前10天,灌水20cm,用生石灰50kg/亩消毒。水蛭主要投喂螺蛳,保证水体有充足的螺蛳。

五、日常管理

定时检查防逃措施是否完整,观察水蛭天敌,如小龙虾、黄鳝等。稻田养殖水蛭一般不会有疾病暴发,养殖期间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5。

六、天敌和疾病防治

水蛭天敌主要有田鼠、青蛙、黄鼠狼、蛇等,可用于防治电网和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基本上没有疾病,只要水源不受化肥、农药和生理盐水的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保鲜,及时清除饲料残渣,经常换水可以提高水蛭,反之亦然,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疾病。

水稻收割后,可继续养殖水蛭,直至年底。在冬季,可将水蛭转移到室内或塑料大棚中,保持水温适宜,确保水蛭安全越冬。

稻田套养水蛭技术具有生态环保、效益显著、操作简便等优点,有望在农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科学养殖,加强管理,提高水蛭产量和品质。

完成了套养水蛭技术:在池塘中养殖水蛭,利用其净化水质、提高鱼虾养殖效益的方法。的讨论,现在进入池塘水蛭净化,鱼虾养殖增效新方案。

套养水蛭技术:在池塘中养殖水蛭

2、水稻和农药的选择

8、孵化

水蛭一般在11°C下繁殖并产卵,16-25天后孵化出来。产卵期池塘应保持安静,避免惊人的卵巢油水蛭造成空卵。孵化期间,避免在平台周围走动,让兔子踩到鸡蛋上。孵化幼仔后,可以吃蝎子、蜗牛的血3天。通常20千克蜗牛每千人水蛭,每周喂食一次。

9、越冬

水蛭具有很强的耐寒性,通常不易冻结。在自然条件下,当温度低于10°C时,它将停止喂食并在冬季钻入泥浆中。人工繁殖可以覆盖稻草和其他东西以保持温暖池塘,并协助水蛭自然冬天。

10、钓鱼和加工

水蛭养殖主要用于医药和美容等领域。水蛭养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水蛭,提高其养殖效益。选择养殖场地、水质处理、水蛭选育与购买是养殖的关键环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