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野兔对兔舍环境要求严格,需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清洁
环境因素 | 具体要求 |
---|---|
湿度 | 野兔性喜干燥环境,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一般不应低于55%或高于70%。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环境对野兔有害。 |
温度 | 野兔汗腺极不发达,体表又有浓密的被毛,所以对环境温度较敏感。仔野兔的最适温度为30~35℃,幼野兔为20~25℃,成年野兔为15~20℃。 |
通风 | 兔舍内的适宜风速,夏季为0.4米/秒,冬季为0.1~0.2米/秒。应强调的是兔舍内应严防冬季贼风的侵袭。 |
光照 | 适宜的光照有助于增强野兔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促进钙、磷的代谢作用。繁殖母野兔要求长光照,以每天光照14~16小时为好。 |
噪声 | 为了减少噪声,兴建兔舍一定要远离高噪音区,如公路、铁路、工矿企业等,尽可能避免外界噪声的干扰。 |
灰尘 | 灰尘对野兔的健康有着直接影响。为了减少兔舍空气中的灰尘含量,应注意饲养管理的操作程序,最好改粉料为颗粒饲料。 |
特种野兔养殖兔舍环境对野兔的生长发育、健康、繁殖有密切关系。影响兔舍环境的因素很多,诸如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噪声、灰尘等。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特种养殖野兔对兔舍环境的要求吧!
湿度方面,野兔性喜干燥环境,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65%,一般不应低于55%或高于70%。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环境对野兔有害,既不利于夏季散热,也不利于冬季保温,还容易感染体内外寄生虫病等。
温度方面,野兔汗腺极不发达,体表又有浓密的被毛,所以对环境温度较敏感。据试验,仔野兔的最适温度为30~35℃,幼野兔为20~25℃,成年野兔为15~20℃。建舍时要考虑环境温度。野兔对低温有较强的耐受力,健康野兔在-40℃环境条件下仍能正常生存,不过为保持体温,需消耗较多营养。
通风方面,一般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小型养殖场常用自然通风方式,利用门窗的空气对流或屋顶的排气孔和进气孔进行调节。大、中型兔场常采用抽气式或送气式的机械通风,这种方式多用于炎热的夏季,是自然通风的辅助形式。兔舍内的适宜风速,夏季为0.4米/秒,冬季为0.1~0.2米/秒。应强调的是兔舍内应严防冬季贼风的侵袭。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还可通过勤打扫、勤冲洗、加强通风换气来保持兔舍内的空气新鲜。
光照方面,适宜的光照有助于增强野兔的新陈代谢,增进食欲,促进钙、磷的代谢作用。光照不足则可导致野兔的性欲和受胎率下降。此外,光照还具有杀菌、保持兔舍干燥和预防疾病等作用。公、母野兔对光照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繁殖母野兔要求长光照,以每天光照14~16小时为好,表现为受胎率高,产仔数多,可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种公野兔在长光照条件下,则精液品质下降,而以每天光照10~12小时效果最好。小型野兔场一般采用自然光照,兔舍门窗的采光面积应占地面的15%左右,但要避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大中型野兔场,尤其是集约化兔场多采用人工光照或人工补充光照,光源以白炽灯光较好,每平方米地面3~4瓦,灯高一般离地面2~2.5米。
噪声方面,为了减少噪声,兴建兔舍一定要远离高噪音区,如公路、铁路、工矿企业等,尽可能避免外界噪声的干扰;饲养管理操作要轻、稳,尽量保持兔舍的安静。据试验,突然的噪声可导致妊娠母野兔流产,哺乳母野兔拒绝哺乳。噪声的来源主要有3方面:一是外界传入的声音;二是舍内机械、操作产生的声音;三是野兔自身产生的采食、走动和争斗声音。野兔如遇突然的噪声就会惊慌失措,乱蹦乱跳,蹬足嘶叫,导致食欲不振甚至死亡等。
灰尘方面,空气中的灰尘主要有风吹起的干燥尘土和饲养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大量灰尘,如打扫地面、翻动垫草、分发干草和饲料等。灰尘对野兔的健康有着直接影响。灰尘降落到兔体体表,可与皮脂腺分泌物、兔毛、皮屑等粘混在一起而妨碍皮肤的正常代谢;灰尘吸人体内还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灰尘还可吸附空气中的水汽、有毒气体和有害微生物,产生各种过敏反应,甚至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为了减少兔舍空气中的灰尘含量,应注意饲养管理的操作程序,最好改粉料为颗粒饲料,保证兔舍通风性能良好。
一、兔舍湿度控制:稳定与适宜的湿度合理的通风换气是兔舍环境优化的关键。某兔舍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根据季节和温度变化,调节风速,有效降低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了养殖效率。
四、光照管理:影响繁殖与生理机能光照对野兔的繁殖和生理机能有重要影响。繁殖母野兔适宜的光照时间是每天14-16小时,而公野兔则适合每天10-12小时。某兔舍通过安装定时控制器,确保了野兔获得适宜的光照,提高了繁殖率。
七、未来趋势:智能化、自动化兔舍环境管理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