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花,属蜡梅科
《叙花》曾赞誉:“其心洁白,其花淡黄,花香芬馥,雅致韵人。”蜡梅花,素心蜡梅的变种之一,因花开半张半合,内轮花被片浓红紫色,似佛家之“罄”口,故得名。直径约3厘米,花瓣圆润内凹,深黄色,外被片白色,心紫色,香气浓郁,因其花心紫色,又称之为“檀香梅”。
蜡梅花变种 | 特征 |
---|---|
素心蜡梅 | 花色洁白,香气浓郁 |
金钟蜡梅 | 花大黄色,重瓣,香气馥郁,形似金钟 |
虎蹄蜡梅 | 花大色黄,香气浓,花瓣圆,中心小花瓣微带红紫色 |
蜡梅花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在霜雪寒天,它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的主要花木。只是,它又怕风,较耐寒,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蜡梅花好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
蜡梅别名繁多,有金梅、腊梅、蜡花、蜡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等。它们虽名为“梅”,但与梅花实则不同。梅花属于蜡梅科蜡梅属,是落叶灌木;而蜡梅则属于蔷薇科杏属,是一种落叶乔木。蜡梅花期在农历腊月前后,以蜡黄色为主,花香浓郁,是冬日中一抹独特的色彩。
蜡梅生性坚韧,喜光好肥,稍耐阴,较耐寒,耐贫瘠,对土壤等自然条件要求不严。其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寿命较长,适应性强。在我国,蜡梅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广西、广东等省区均有蜡梅花栽培。
蜡梅不仅是冬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畏严寒,斗霜傲雪,冰肌玉骨,气韵幽香,令人赞叹。历代雅士文人以此为题材,抒发情怀,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蜡梅的世界里,每一个变种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从素心蜡梅的纯净,到金钟蜡梅的富贵,再到虎蹄蜡梅的奔放,它们共同诠释着蜡梅的多样美。在这个冬季,让我们一起走进蜡梅的世界,感受传统名花的魅力。
从蜡梅花,属蜡梅科,落叶灌木,花色洁白,香气浓郁,为我国传统名花。出发,我们现在转向蜡梅花:家居香氛新宠,市场潜力巨大。
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坛状或倒卵状椭圆形,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蜡梅花花期11月至次年3月,果期4-11月。
蜡梅自古以来就是名贵的观赏花卉,人们观赏蜡梅主要看三点。一观形色,蜡梅的花蕾呈球形,外被褐色鳞片,覆瓦状排列。开放后花瓣黄色,似蜜蜡。花瓣分为两层,外层花瓣较长,长条形,颜色为明亮的黄色;内层花瓣较短,近圆形,颜色为紫红色或黄色。二闻花香,蜡梅的香味浓郁,沁人心脾,在寒冷的冬天,尤为珍贵。三品其韵,蜡梅不畏严寒,斗霜傲雪,冰肌玉骨,气韵幽香,令人赞叹。
蜡梅,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家居香氛的新宠。蜡梅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可用于观赏,还可用于制作香氛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份雅致与温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