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茎枯病是火龙果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
火龙果,作为一种新颖优良的绿色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它不仅耐旱耐贫瘠,病虫害少,而且栽培粗放易管理,开发价值高,开发潜力巨大。只是,火龙果在生产过程中,茎枯病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严重影响了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 | 具体操作 | 适用时间 |
---|---|---|
化学防治 | 使用波尔多液、施保克、施保功、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等,每隔7-10天喷一次,共2-3次。 | 炭疽病、茎枯病和枯萎病防治 |
生物防治 | 采用生物农药如铜大师、络氨铜、农用链霉素、代森锌等。 | 软腐病、疱痂病及溃疡病防治 |
农业防治 | 清除病残枝体及田间杂草,保持田间卫生。 | 全年进行 |
火龙果茎枯病的症状表现为植株棱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最终形成缺口或孔洞,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病原菌主要有色二孢Diplodiasp.、壳二孢Ascochytasp.、茎点霉Phomasp.。
种植或选有抗病优质品种,这是防治火龙果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清除病残枝体及田间杂草,保持田间卫生,减少田间病源。
采用生物防治和栽培技术措施,减少农药施用量。
加强肥水管理,避免漫灌和长期喷灌,提高植株抗病性。
案例分析某火龙果种植基地,在2019年6月至7月期间,因连续降雨导致茎枯病发病率高达30%。该基地采取以下措施后,茎枯病发病率降至10%以下:
及时清除病残枝体及田间杂草。
采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火龙果茎枯病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种植品种、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方面因素。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火龙果茎枯病的发生,确保火龙果植株的健康生长。
先讲了火龙果茎枯病是火龙果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接着来看火龙果茎枯病防治策略探析。
在海南三亚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张师傅的火龙果园近期出现了茎枯病的迹象。他观察到植株棱边上出现了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上面布满了小黑点。为了控制病情,张师傅采取了以下措施:
立即清除病残枝体及田间杂草,保持田间卫生。
采用生物防治和栽培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
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师傅的火龙果园茎枯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使用波尔多液、施保克、施保功、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共2-3次。
针对软腐病、疱痂病及溃疡病,采用铜大师、络氨铜、农用链霉素、代森锌等药剂进行防治。
选择抗病优质品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发生。
加强肥水管理,避免漫灌和长期喷灌,采用滴灌技术,起垄栽培。
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茎及老茎,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