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罗甸县,火龙果种植面积全国第一
成为全国首个火龙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个地地道道的“外来户”,如今却反客为主,不仅种植面积大,并且品质高。贵州都市报记者近日去往罗甸,探访火龙果的贵州逆袭之旅。
每年5月到11月,是火龙果成熟的季节。在贵州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罗甸县,寻访这个出产中国最贵的火龙果。
时间 | 事件 | 说明 |
---|---|---|
2013年 | 获得国家级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区 | 罗甸县成为国家级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区 |
2013年 | 获得国家质监总局认定的“罗甸县火龙果”地理标志产品 | 罗甸县火龙果成为全国首个火龙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2014年底 | 全县种植面积已达6.2万亩 | 罗甸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 |
罗甸火龙果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壮大,“破茧成蝶”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罗甸农业产业化的一大支柱。
云南省罗甸县是我国火龙果的原生地,目前,已发现15个野生资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贵州省果蔬站、果树研究所就开始在罗甸县境内进行火龙果引种试种,先后培育出“紫红龙”“粉红龙”和“晶红龙”等优良品种。
罗甸火龙果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种植模式,借助网络销售平台走向全国各地,远销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地。绿色环保、颜色鲜红、果味浓、果汁多、口感好等优质特点让罗甸火龙果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火龙果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因为火龙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县高度重视火龙果的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相关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不断规范火龙果的生产、加工...
火龙果种植面积达4.8万亩,亩产量800至1300公斤,实现产值2.4万元以上。由于具有低脂肪、高食用纤维素、高磷脂、低热量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顾客的偏爱。
罗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在19.6℃左右,无霜期达335天,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素有贵州西双版纳和天然温室之美誉,加上地域辽阔,土壤质地好,是多种果树的理想生长之地,现已成为贵州省水果的主产区之一,其中火龙果以其优良的品质、细腻的口感、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在国内闻名遐迩。
在解决了贵州罗甸县,火龙果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成为我国火龙果产业领军者。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罗甸火龙果,引领全国种植潮。。
今年7月,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热带园艺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经过实地考察,授予罗甸“中国火龙果之乡”称号,这是全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县区。早在2013年,罗甸就获得了国家级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区和“罗甸县火龙果”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
罗甸火龙果,一种原产于中北美洲的水果,如今在罗甸县找到了理想的生长环境。这里的火龙果种植面积全国领先,达到10.8万亩。2013年,“罗甸火龙果”成为全国首个火龙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无疑为其品质和品牌价值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技术创新,品质升级火龙果的种植并非易事,但罗甸人民凭借勤劳和科学管理,打造出了品质非凡的火龙果。他们不断经验,提高种植技术,使得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产业链完善,带动经济效益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