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果梅产业面临忽视,需重新重视其发展潜力
只是自那以后,由于扩种速度过快,梅制品出口渠道单一、加工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梅果量多价廉,梅制品品种少、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一路下滑,梅果收购价格跌到0.4-0.5元/500克,相当一部分种植户出现亏损,极大地挫伤了梅农种植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挖树、砍树现象。目前,该市果梅种植面积萎缩到万亩左右。
黄海乌梅,别名酸梅、黑莓,蔷薇科植物梅的果实。乌梅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旱、不耐涝。乌梅对土壤要求不高,在砾质壤土、黏壤土和沙质壤土中均能正常生长,但以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为适宜。
宜兴果梅产业的崛起与挑战宜兴果梅栽培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日本引种栽培在全市推广,果梅生产得到迅猛发展。提案一针见血地指出:挖掘开发梅果的各种制品,形成梅的产业链;摆脱单纯依赖出口,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是保护梅资源的当务之急。至2002年,宜兴果梅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1700多吨,成为江苏最大的果梅种植区,梅果收购价基本处于1.5-2.0元/500克,种植户所获经济效益颇丰。
只是,因为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宜兴果梅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梅果产量过剩,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梅制品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昨天,宜兴果梅产业联合会负责人说,他们通过组织种植户自办加工龙头企业,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之路,使梅农拥有了市场的话语权。2003年...
宜兴市政府回复及时、行动积极,目前果梅生产销售机制已全面更新。一方面,积极引导、鼓励梅农对低产梅园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良种覆盖率;另一方面,组织技术力量强化果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此外,积极扶持龙头加工企业,拓展果梅利用领域,推动果梅商品化、产业化发展;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并由大企业牵头组建果梅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运行机制。
民建无锡市委在今年无锡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一则题为“开掘果梅产业国内市场,造福国民身体健康”的提案引起宜兴市政府的关注。此外...
宜兴果梅产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了宜兴市果梅产业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果梅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发展策略。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宜兴果梅产业正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寻求多元化发展。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创新营销模式,宜兴果梅有望在新的历史阶段焕发出新的生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