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油菜种植技术,关注低温条件下油菜生长与产量提升
在寒冷的冬季,油菜种植面临着低温环境带来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保证油菜的正常生长和提升产量,成为了种植者关注的焦点。
合理的施肥不仅能够提高油菜的产量,还能改善油菜籽的品质。在油菜的种植过程中,硼肥施的好,能够确保油菜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质量。
否则,种植时间过早的话,油菜容易受到低温影响而产生寒害,但是种植时间过晚,油菜的质量就会变差。为了促进冬前早发壮苗,特别是三熟制水田油菜应把“攻根”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中耕松土能保墒,提高土温、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有利于有机肥料的分解,促进油菜发根、发棵。
施肥时期 | 施肥方法 | 施肥量 |
---|---|---|
播种前 | 基肥 | 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 |
播种后 | 追肥 | 每亩施用尿素10公斤 |
生长中期 | 叶面肥 | 每亩喷施0.2%硼砂溶液50公斤 |
油菜特别是杂交油菜,苗期生长优势强,需肥量较大。越冬前期是需肥的重要时期,此阶段营养供应充足与否,对单株有效分枝数和角果数有重要影响。为了满足油菜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应根据不同苗势进行追肥,磷能促进油菜的根系发育,增强抗性;钾可提高油菜的抗寒、抗病、抗倒伏的能力。
缺硼土壤施用硼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根据今年秋播大面积调查结果,油菜普遍施硼不足,为了保证油菜高产,冬前应增施一次叶面硼肥,即每亩喷施0.2%硼砂溶液50公斤。薹高3厘米左右再喷施一次。
三、病虫害防治油菜一旦被蚜虫危害,就会导致油菜病毒病的发生,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抓住苗期的蚜虫防治,药剂可选用抗蚜威、敌杀死、溴氰菊酯等,对蚜虫、菜青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移栽外,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冻措施。如遇低温寒流,可采取覆盖稻草、地膜等保暖措施,确保油菜安全越冬。
四、防止早薹早花油菜如播种过早,过密,容易形成高脚苗,出现年前早薹、早花现象。早薹、早花的植株遇到0℃以下的低温,易导致冻害。
冬前不同的薹高与冻害密切相关,即冬前薹越高,养分消耗越多,抗旱能力越差,冻害越严重。而正确地摘薹,可抑制主薹“上冲”,促进分枝生长,是避免早春冻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当前薹长高到15厘米左右,即可摘薹,一般摘掉薹的生长点为好。摘薹过重可推迟油菜的生育期,导致油菜晚熟。这个时期也可喷施100pm多效唑,抑制薹的生长,也有明确的效果。
五、土壤选择油菜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适应性较广,但是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应该选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良好、养分充足、微酸性的土壤种植。
冬季油菜种植需要综合考虑低温环境、土壤条件、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因素。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冬季油菜的产量和质量。
二、合理调整播种时间,确保苗期健康
播种时间的早晚对油菜生长影响显著。过早播种可能导致寒害,过晚则影响品质。因此,合理调整播种时间至关重要。以江西某地区为例,通过精确计算最佳播种期,并结合中耕松土,成功提高了冬前油菜苗期健康度,为后续高产打下基础。
四、科学追肥,满足营养需求
七、注重苗肥,促进油菜生长
不同类型油菜对土壤有效硼含量的需求不同。缺硼会导致油菜生理机能失调,发生“萎缩不实症”。通过施用硼肥,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江苏某地区,通过施用硼肥,油菜产量提高约2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