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家鹅养殖技术,关注鹅的生长、繁殖和疾病防治

家鹅,作为我国传统的家禽之一,以其独特的肉质和营养价值受到养殖户的青睐。本文将从鹅的生长、繁殖和疾病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家鹅养殖技术。

家鹅养殖技术,关注鹅的生长、繁殖和疾病防治
一、鹅舍场地选择

1. 有充足的水源。

2. 有饲料生产基地,以便种植绿色饲料。优质的牧草可以供鹅60%~80%的日粮营养。

3. 远离村镇,利于卫生防疫。

4. 环境清静,空气清鲜,有树木遮荫。

5. 鹅舍应建在地势高燥、平坦或缓坡地带,南向或东南向,土质以透水性好的沙壤为宜。

1. 育雏舍:要求舍内保温良好,空气流通,干燥而无贼风,窗的采光面积与地面积为1:10~15。育雏舍以每平方米育20日龄以下的雏鹅5~15只为宜。

三、鹅的饲养管理

① “潮口”与开食:雏鹅第一次饮水称为“潮口”,可促其食欲或使胎粪排除,一般是先“潮口”后开食,当雏鹅毛干爽并行走自如,有啄食手指和垫料时便可开始“潮口”。

② 饲料与喂养:雏鹅的饲料主要是精料和青料,精料和青料的配比是1:,并且要保证清洁、充足的饮用水。

③ 夜间照明:在培育小鹅时,室内灯要通宵照明以防鼠害,并有利于小鹅夜间采食。

④ 分群与保温:为提高成活率,应分群饲养,每群以20~30为宜,刚出壳的小鹅既怕冷又怕热,所以1~2周内保温要好。

中鹅也称仔鹅或称青年鹅,指4周龄以上到种鹅或转为育肥的鹅。中鹅采用以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

要选择良好的牧地,白天以赶牧方式整天放牧,视牧草质量,采食情况和增重速度而补料,一般以糠麸,谷物为主,日粮中还要注意补充1%~1.5%的骨粉、0.3%~0.4%的食盐。

产蛋期间鹅对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量比非产蛋期多。如果营养不足,不仅产蛋量会减少,而且蛋壳也会变薄、蛋畸形等现象。

饲养内容 具体措施
蛋白质饲料 提高精料的营养标准
能量饲料 增加能量饲料的摄入量
矿物质和维生素 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

品种是决定效益的内因,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果,好果才有好效益。这个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广东省习惯饲养当地灰鹅、狮头鹅、乌宗鹅、马岗鹅等肉质好。

1. 种鹅的选择:选择种鹅是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的基础。种鹅的选择应从育雏开始,根据品种要求和育种方向选择健康的雏。

2. 配种技术:种鹅的配种应在春季进行,此时气候温暖,有利于提高受精率。

3. 人工孵化:人工孵化可以提高孵化率,降低孵化成本。

1.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提高鹅的抗病能力。

2. 常见疾病及预防:如鹅瘟、鹅霍乱、鹅球虫病等,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家鹅养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需要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技术,才能提高养殖效益,实现致富梦想。

选址是鹅养殖成功的第一步。以某鹅场为例,我们选择了水源充足、牧草丰富的地区,确保了鹅的生长需求。鹅舍建造时,考虑了通风、光照和排水条件,为鹅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管理上,我们实施了分批次饲养,确保每个阶段的鹅都能获得适宜的照料。

家鹅养殖技术,关注鹅的生长、繁殖和疾病防治
二、雏鹅培育关键期

雏鹅的培育是关键。以某鹅场为例,我们采用了科学的饲养方法,如控制饲养密度、调整饲料配比,以及定期进行光照和通风。同时,我们还注重鹅舍的卫生消毒,确保雏鹅的健康成长。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良好的育雏管理直接关系到鹅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六、未来鹅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面对未来,鹅业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以某鹅场为例,我们正积极探索生态养殖、智能化管理等方式,以应对市场变化和资源约束。我们相信,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鹅业发展前景广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