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蛤蚧人工饲养,需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饲料及繁殖技术

在天然昆虫不足时,应投喂人工饲养的昆虫,尤其是冬眠前的成体和幼小蛤蚧,要喂足饲料,使其健壮,保障安全过冬。如室温降至10℃以下,应在室内加温...

蛤蚧人工饲养,需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饲料及繁殖技术
蛤蚧人工饲养的历史与进展

人工饲养驯化蛤蚧已有长达50余年的历史,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解决了蛤蚧人工养殖基地模式、防止蛤蚧逃跑的问题;掌握了蛤蚧的食性,解决蛤蚧所需的饲料;掌握了蛤蚧繁殖方面的一些规律和蛤蚧在....将温度控制在29.5℃~34℃,空气相对湿度在32%~100%之间时,蛤蚧卵孵化率达91%,孵化期最短为68天,最长为205天。

环境因素 适宜范围
温度 29.5℃~34℃
湿度 32%~100%

在越冬前,特别是气温适宜的旺食期,必须投喂充足的饲料,让蛤蚧体内贮存大量营养物质,体质健壮,经过越冬消耗,体质仍然很好,死亡率就会很低;如果越冬前盛食期投饲不足,蛤蚧越冬前体内营养物质贮存少,越冬时贮备的营养物质被消耗,越冬后体质弱,抵抗力很差,患病死亡率就会高。

夏天的话温度比较高的话会造成蛤蚧心烦意乱、躁动,所以要在室内定期喷水降温、保持室内的通风。为蛤蚧栖息地,小蛤蚧孵出后,要投给蛤蚧充足的饲料虫,在达到体重、体长标准的个体中,蛤蚧喜几条或单独栖息一处,妨碍身体生长,小蛤蚧的活动场...

蛤蚧适宜生长发育、繁殖的环境温度为28~32℃,空气相对湿度65%~75%,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蛤蚧食欲旺盛、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新陈代谢率高,所以生长发育也快。在这一环境条件下要投给充足的饲料虫,保证其营养需要。

今天给大家来分享改进后的人工养殖蛤蚧设施,因为蛤蚧人工养殖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并根据多年来蛤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蛤蚧养殖设施也得到了提升与完善。为了便于管理,较大规模的蛤蚧养殖场可按单元设计,即每个单元包括种蛤蚧养殖室、小蛤蚧养护室、商品蛤蚧养殖室、蛤蚧观察室、病蛤蚧隔离室、昆虫饲养室、消毒池等。

人工蛤蚧可采取室内饲养或室外饲养。人工饲养条件下,冬季室内温度不能低于13℃,否则进入冬眠状态。在适宜于蛤蚧生活的地方,选择岩石较多、有灌木丛、人为影响又较小的小丘,或水库中的小岛,作为野外放养之地。

蛤蚧,学名大壁虎,是我国名贵的动物药材,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地区,贵州福建及江西局部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过去,蛤蚧药材多来源于野生蛤蚧,由于人为大量捕捉和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致使蛤蚧野生资源大幅度减少。

若虫源不足或饲养量大时,可增加黑光灯的数量,或是人工饲养饲料虫。在7~9月蛤蚧取食旺期,活虫饲料不足时,还可以喂给人工配合饲料,其配制比例为:鱼粉30%、熟鸡蛋10%、玉米面10%、花生仁饼粉20%、甘薯或南瓜30%。先将甘薯或南瓜煮熟捣成糊状,将上述人工配制、调和的饲料涂在蛤蚧活动范围内的墙壁上,每隔2~3天涂抹一次,这一阶段只涂人工配制饲料,不投昆虫,也不给饮水,待蛤蚧饥饿时,则开始少量取食人工饲料,以后便逐渐适应人工饲料。

蛤蚧在冬季气温低于12℃时,停止活动,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时不吃、不饮、不动,但其体内仍进行微弱的新陈代谢,过一个冬季仍然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越冬消耗的营养物质是在冬眠前体内贮存的。

在解决了蛤蚧人工饲养,需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饲料及繁殖技术。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安心推进蛤蚧养殖:技术案例与未来趋势。

蛤蚧人工饲养,需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饲料及繁殖技术

在暖温带地区人工饲养蛤蚧时,需要加热供暖,使成年蛤蚧越冬室温度保持在12℃左右,幼体和弱体蛤蚧饲养室温度达到13-14℃。同时,要防止内食、蚂蚁侵入,以免扰乱蛤蚧的生活,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