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期饲养管理,关注产蛋率、蛋品质及鸡群健康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产蛋率,还影响蛋品质和鸡群健康。
误区 | 正确做法 |
---|---|
管理要点:鸡群均匀度好;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料蛋比低。 | 前四周每周增加半小时,剩余时间后两周平分;或120天体重达标时延长光照,每天增长产蛋率高于3%时不延长光照,低时延长,达15小时时不再延长光照,产蛋率达90%时再延长1小时,分每天延长。 |
很多人以为养鸡很简单,但是批量养鸡直接关系到你的利润,不好好学习养鸡技术,就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 | 蛋鸡产蛋率跟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饲养管理不正确,可是会对蛋鸡的产蛋率有严重的影响,下面来学习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方案。 |
从腹部上辨别:高产鸡腹部宽大。低产鸡腹部窄小、瘦弱、胸骨尖似刀刃。
所有原料加工及成品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规定,必须经县级以上绿色食品办考察审批后方可使用。
从采食情况上辨别:饲喂时,高产鸡如饿虎扑食,狼吞虎咽、食欲旺盛,吃时不抬头、不挑食、迅速吃净。挑食不爱吃,甚至将饲料只啄不吃的鸡为低产鸡,甚至不产蛋。
本文了“新杨黑”蛋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为充分发挥“新杨黑”蛋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鸡场经济利益提供参考。
“新杨黑”蛋鸡黑羽、黑脚、五趾,体型漂亮;“新杨黑”产蛋率高,72周龄产蛋290多个,高峰期产蛋率可达90%以上,可维持1个月以上;“新杨黑”鸡蛋蛋重小,平均蛋重不足50g;“新杨黑”蛋鸡蛋品质好,72周龄平均蛋...
24—42周龄为消耗性产蛋期,此期要使产蛋率平稳下降,来延长产蛋高峰期。24周龄开始,产蛋逐渐达到高峰,体重在增加,直到30周龄。30周龄后,体重明显下降,36周龄更为明显。到周龄42时完全停止生长,42周龄以后的增重,完全是脂肪的沉积。鸡若太瘦,会脱毛,且造成停产。
蛋鸡的挑选方法从肛门上辨别:肛门阔约肌松弛,挤压阔约肌周围富有弹性,有湿润感,并立即收缩,流出粘性分泌物,这样的鸡为高产鸡。肛门缩紧、周围肌腹挤压没有弹性,没有湿润感的为低产鸡。
2、青年鸡配方:①玉米55%,麸皮20%,豆饼7%,棉籽饼5%,菜籽饼5%,鱼粉5%,骨粉2%,贝粉1%。②玉米66%,豆饼18%,葵花籽粕11%,鱼粉3%,骨粉1.5%,食盐0.5%。
产蛋期饲料配方1、观察鸡群建立经常观察和定时检查鸡群的制度。每日观察鸡群的精神、食欲、饮水、粪便,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可定期淘汰停产鸡、残疾鸡。
开产前后至产蛋高峰饲养管理要点1831周开产前后至产蛋高峰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种鸡顺利地开产并能够达到一个理想的产蛋高峰,开产前后至产蛋高峰主要关注哪些问题呢1体重问题,开产前后至产蛋高峰种鸡的体重发生快速变化,2光...
做好蛋鸡日常的观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蛋鸡的采食、饮水排泄、安康、活动等方面的情况,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可...
摘要要饲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蛋鸡应该从雏鸡饲养开始抓起,从雏鸡到育成鸡再到产蛋鸡,每一个环节的饲养方法都要科学,对于广大养殖户蛋鸡的产蛋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多少,由此可知,产蛋期的管理关系到蛋鸡...
在蛋鸡产蛋期,有些养殖户存在一些常见误区,如仅凭外观判断鸡群健康状况,忽略了实际饲养管理中的细节。以下为几个常见误区及其解析。
鸡群均匀度:保持鸡群均匀度是提高产蛋率的关键。通过定期称重和观察,确保鸡只体重和体型符合标准。
产蛋高峰期:延长产蛋高峰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的光照管理,使鸡群在产蛋高峰期维持更长时间。
料蛋比:降低料蛋比,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观察鸡群:每日观察鸡群的采食、饮水、排泄等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饲料营养:确保饲料全价,满足鸡群的营养需求。根据鸡群生长发育阶段,调整日粮配方。
预防疾病: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预防疾病发生。
环境控制:保持舍内环境稳定,减少应激因素。
某养殖户采用以下措施提高蛋鸡产蛋率: 1. 引进优质蛋鸡品种,提高种鸡质量。 2. 实施科学饲养管理,确保鸡群健康。 3. 优化饲料配方,满足鸡群营养需求。 4. 加强光照管理,延长产蛋高峰期。 经过一段时间,该养殖户的蛋鸡产蛋率提高了10%,经济效益显著。
因为蛋鸡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未来蛋鸡产蛋期的管理将更加注重科学化、精细化。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为我国蛋鸡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