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中华锯花天牛是危害牡丹的重要害虫
作者:农园隐客•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3
一、形态特征
牡丹中华锯花天牛是钻蛀性害虫,成虫体长11-26毫米,雄成虫体长11-20毫米,栗褐色或黄褐色,体具稀疏短黄绒毛。头、胸带褐棕色,鞘翅端部浅黄褐色,头近圆形,上鄂前伸,额唇稍凹陷,复眼大,头部生小刻点,细密。触角11节,基瘤尖明显,柄节粗壮。雄天牛触角较长,前胸背板刻点细密,中间略凹陷,具2个圆形瘤突,两侧缘各生小齿突1个。鞘翅较前胸宽,翅面上也生细密的点刻,端部不明显。足长。
二、发生规律
牡丹中华锯花天牛3年1代,也是北方地区危害较重的一种害虫。为害特点:初孵幼虫先咬食幼嫩根茎表皮,后从近地面断梢伤口腐烂处蛀入,并向根下部蛀害,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牡丹的品质。发生规律:3月下旬老龄幼虫从根部隧道中爬出,作土室化蛹,4月初进入入土盛期;4月下旬-5月上旬进入化蛹盛期,蛹期15—20天;成虫一般5月下旬出土,当天交尾产卵,卵期10天左右,将卵散产于近表土3cm处,6月下旬进入孵化盛期。
三、防治方法
1. 天牛化蛹盛期进行中耕,破坏土室灭蛹。
2. 在牡丹根际打孔3-4回孔,深约20cm,每孔投放入磷化铝一片,或将带有虫害的苗木放在密闭的室内用磷化铝熏杀,均有好的效果。
3. 生长季节化学防治:生长季节一旦发病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喷雾防治: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
4. 保护和利用其天敌。
四、案例分析
以曹州牡丹为例,曹州牡丹是重要的观赏和药材经济植物。在曹州牡丹园内,通过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有效降低了牡丹中华锯花天牛的发生和危害,提高了牡丹的产量和品质。
1. 选用抗病、抗虫的牡丹品种。
2.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牡丹的抗逆性。
3. 及早发现、及时防治,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4.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食品安全。


防治方法 | 效果 | 注意事项 |
---|---|---|
化学防治 | 杀虫效果显著 | 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避免药害 |
物理防治 | 减少病虫害发生 | 操作简便,成本低 |
生物防治 | 降低农药使用量 | 需要时间较长,效果有限 |
通过以上防治方法,牡丹中华锯花天牛的防治效果显著,为牡丹的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曹州牡丹园内,一场关于防治中华锯花天牛的战役正在进行。为了保护这一国色天香的瑰宝,园丁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牡丹根际部进行打孔,每隔一定距离打孔34个,以确保每一个根际都得到关注。每孔放入一片磷化铝,这种化学物质可以有效杀灭有害虫,成功率高达100%。
天牛的危害及防治方法:3年1代,幼虫蛀害根茎
中华锯花天牛,3年完成一代的生命周期。幼虫在初孵时,先咬食牡丹的幼嫩根茎表皮,随后从断梢伤口蛀入,逐步深入根下部。这一过程不仅影响了牡丹的生长发育,更降低了其品质。对此,防治策略包括天牛化蛹盛期进行中耕,破坏土室灭蛹。此外,在根际打孔深约20cm,投放入磷化铝,也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化学与物理相结合,保护牡丹之美
在防治策略中,化学和物理手段结合使用。成虫出土盛期即5月下旬,使用马拉硫磷乳剂或敌百虫晶体等喷洒,5天一次,连喷2-3次即可。在卵孵化盛期,则采用辛硫磷乳油或甲基异柳磷乳油等浇灌,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与此同时,保护和利用其天敌也是重要的防治手段。
因为曹州牡丹园的不断壮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日益重要。未来,将采用更加综合的防治策略,不仅包括化学和物理方法,还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共同守护牡丹的美丽。通过这些努力,相信牡丹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