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枇杷培育出新品种,具有更高产量和抗病能力
图:东山 3号已经研发成功,苏州东山枇杷再添新品种,成熟期介于青种与冠玉之间,果子个大,酸甜爽口,抗寒性和丰产性更上一层楼。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东山校区,主要从事太湖地区枇杷、杨梅、柑桔等常绿果树及青梅、银杏等名优果树的新品种选育及生产新技术的研发推广。
东山枇杷的功效:新鲜健康新境界
导言:东山枇杷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果,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除了其甜美的味道,东山枇杷还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而闻名天下。本文将深入探讨东山枇杷的功效,揭示其在维护健康和治疗一些疾病方面的神奇作用。
东山枇杷的营养丰富、种植前景和发展非常乐观,经营者将全力打造优秀的绿色健康食品,为亿万消费人群提供安全、新鲜、优质的水果,成为消费者的社区生活好邻居、健康营养好伙伴。
今年的枇杷季刚刚落市,很多市民没有注意到,今年东山的枇杷中,有一种枇杷略有不同。这种枇杷比白玉、青种枇杷略大,味道酸甜爽口,果香浓郁。这个就是东山近年来选育的新品种“东山3号”。据介绍,东山3号的甜度和酸度比例都要高于老品种,在种植过程中的抗寒性、丰产性和稳定性也明显优于白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东山3号的成熟期刚好介于青种与冠玉之间,弥补了其中空白。白玉的产期常年在5月20日至5月27日左右,青种的成熟期自5月24日开始至5月底结束,冠玉多从6月5日开始成熟,而东山3号的产期刚好在5月底至6月初。这样一来,太湖地区枇杷的产期就更连贯了。
东山枇杷有了新品种 成熟期介于青种和冠玉间。枇杷虽然遭遇小年,却以去年40%的产量实现102.3%产值,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枇杷品质改良座谈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东山白沙枇杷出产于东山槎湾藏船坞,因清末果农贺荣泉精心栽培而得名,乾隆年间有书文记载曰:有金罐、银罐白沙之称,肉厚味甘,皆佳品也。枇杷含有多种营养素,能够有效地补充机体营养成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由于东山地盘较低,有的地方满填坡积和洪积物,成为幽深而平坦的谷地,在当地人们将其称为“坞”,是本区枇杷等果树主要分布的地带。
年份 | 产量 | 平均售价 | 总产值 |
---|---|---|---|
2020 | 3100 | 49.8 | 15460 |
地产枇杷目前已经成为吴中区第一大果品,全区种植面积21142亩,占吴中果品种植总面积的28.11%。今年吴中区枇杷总产量3100吨,平均售价49.8元/公斤,总产值15460万元。环太湖周边各乡镇利用枇杷搭台唱戏,促进文旅融合,在东西山两地分别建立了双湾和秉常两个枇杷基地,吸引长三角周边大批游客休闲采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市委副书记陈振一在座谈会上说,枇杷已经成为吴中农民继碧螺春茶后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农业部门要加强枇杷品质选优,选育个头大、果核小、防冻害的新品种,力求解决生长期有交叉、产量有大小年的问题。要提高农业园区的规模种植面积,特别是优质品种的种植面积。在销售模式上,要以合作社为载体,建立电商平台,打出地产品牌,以现代营销的方式促进果农的增收致富。
刚才提到东山枇杷培育出新品种,具有更高产量和抗病能力。,下面来说说东山枇杷新种,抗病高产,助力乡村振兴。
东山枇杷的新品种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更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高品质水果的需求。这些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展现出的抗病能力、高产量和稳定性,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的枇杷季,东山3号枇杷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这种枇杷不仅果型更大,口感更佳,而且在成熟期上填补了青种与冠玉之间的空白,使得太湖地区枇杷的产期更加连贯。据了解,东山3号的甜度和酸度比例优于老品种,抗寒性和丰产性也更为出色。
东山3号的培育成功,离不开当地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他们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成功选育出适应本地环境的枇杷新品种,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东山白沙枇杷,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今年,尽管遭遇小年,但东山枇杷的产量和产值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得益于新品种的推广,也得益于当地政府和企业对枇杷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未来,东山枇杷产业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通过推广新品种、优化种植技术、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东山枇杷有望在国内外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
同时,东山枇杷产业也将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福祉,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