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槟榔产业:从传统作物到惠民支柱产业
9月26日,《人民日报》聚焦万宁市槟榔产业发展,刊发通讯《万宁小槟榔做出大产业》,点赞万宁通过推广先进烘干技术,顺利完成槟榔产品初加工环保改造,引进骨干加工企业,形成“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物流”的完整产业链,引领槟榔产业再升级。
在万宁市长丰镇,槟榔种植大户王进才的300多亩槟榔园显得格外翠绿。通过标准化栽培管理、生态防控、立体种养的生产管理方式,王进才的槟榔不仅长势好、产量高,而且从不生病。
标准化种植加快槟榔产业品牌建设而如今在有槟榔之乡美誉的海南万宁,其2017年的槟榔交易总额就高达115亿元,槟榔行业几乎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
创新工艺吹响万宁槟榔行业腾飞号角除却绝佳的原果品质,万宁槟榔能够达到如今百亿级产值,自然也离不开创新工艺的助力。在2017年,口味王集团不仅与海南万宁市政府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收购万宁7成优质好果,还与中国农科院联合研发了全新的原籽蒸汽烘干工艺来取代过去落后且污染严重的烟熏烘干技术。
“现在一头牛能卖到一万多块,而且供不应求。”王进才笑着说,立体种养,不仅解决了槟榔管理中最烦人的除草问题,可免打除草剂,减少槟榔病害发生,而且还能增加经济效益,保持槟榔园生态平衡。
为了发展槟榔产业,万宁市想方设法引进企业和资金。当地群众有熏烤槟榔干果的传统,即把槟榔鲜果熏烤为槟榔干果,每4斤鲜果可熏烤1斤干果,鲜果一般为3—4元/斤,熏烤的干果为15—20元/斤,熏烤1斤干果可得收入4—5元,熏烤槟榔干果实现产值将近4亿元。
万宁市槟榔产业局局长蔡正学认为,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最不想看到的是槟榔价格大起大落,槟榔产业能够健康平稳发展,种植户、初加工商能够有合理的利润空间才是最理想的发展状况。
据统计,至2014年底,万宁市槟榔种植面积达53.2万亩,占海南全省种植面积近一半,万宁市每年槟榔鲜果产量达22万吨,从事槟榔种植及加工的农民约15万人,专业社365家,其中从事槟榔初加工专业合作社72家,年加工干果产量7.5万吨,产值达37亿元。
槟榔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加大槟榔产业园区建设力度,是万宁加快槟榔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在万宁落户的槟榔深加工企业有3家,口味王公司投资2000万元对第一条生产线扩容改造,投入2亿元新建的第二条生产线,预计年内建成投产,可增加当地3000人就业;海南雅利公司一期槟榔初加工已建成投产,二期深加工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后可解决500多人就业;海南绿槟榔公司计划投入3亿元,利用槟榔素生产中高端深加工产品,建成后年消耗槟榔8万多吨,可解决1500人就业。
年份 | 槟榔种植面积 | 槟榔鲜果产量 | 年加工干果产量 | 产值 |
---|---|---|---|---|
2014 | 53.2 | 22 | 7.5 | 37 |
2017 | 53.2 | 22 | 7.5 | 115 |
为加快万宁槟榔品牌建设,在推广标准化建设的同时,万宁市还投入530万元,调查圈定全市槟榔种植面积为53.2万亩,其中富硒槟榔园22万亩;投入145万元购买农药,组织专业防控队,实施槟榔病虫害统防统治7000亩;投入700万元,进行槟榔黄化病试验性防治技术攻关;投入50万元,建立了槟榔质量安全二维码追溯系统;投入150万元,创建了一个槟榔优质种苗基地,培育70万株种苗免费供给农户种植。
我们刚刚完成了万宁槟榔产业:从传统作物到惠民支柱产业的讲解,现在切换到万宁槟榔:惠农新引擎,产业新未来。
万宁市积极引进湖南口味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骨干加工企业,投资建设槟榔深加工厂,推动槟榔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口味王公司自2010年进驻万宁以来,投资数亿元在后安、东澳建设槟榔深加工厂,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
未来展望,共筑产业辉煌万宁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槟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未来几年,万宁槟榔产业将实现更大突破,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