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贵州落别乡将小樱桃做成大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总支书记唐柱林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开始带头种植樱桃,村里成立水果专业合作社,指导村民科学种植,以党员为核心传帮带,探索出单轴延伸修剪技术、水肥一体化等九项新技术在全村普及。红了樱桃,富了山乡。大连市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老虎山村家家户户都以种植大樱桃为业。全村樱桃年产量超过7000吨,总产值达2.1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万元。

贵州落别乡将小樱桃做成大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樱桃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落别樱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贵州省六枝特区落别乡瞄准商机,精准发力,大打落别樱桃牌,将小樱桃做成大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落别樱桃,出...

在高桥镇兴隆村大坪上组,村民们不仅栽出了一片片茂盛的樱桃林,而且在短短几年内用一颗颗小樱桃带动起来一条旅游产业链。“为了做靓乡村...

近年来,我县依托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的资源优势,把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小樱桃做成大产业,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

优化服务,拓展市场

为提高樱桃种植和管理水平,增加产量,保持口感,该乡每年邀请农业专家、乡土人才对村民进行1-2次实地培训,并组织村民利用远程教育自学,现全乡掌握樱桃种植技术的有1600余人,规模种植的约1000户。每年春天,该乡还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媒体,多渠道向社会传递樱桃的长势和产量信息,使得樱桃成熟后不愁卖,价格稳定在每斤8至15元。

经过几年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农家乐和采摘园,走出了一条独具严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交通先行,激发活力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运输不畅,农户种植樱桃的积极性不高。2012年以来,该乡积极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全乡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还有10个村开通客运车辆,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2013年六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进一步突破了制约樱桃产业发展的瓶颈,农户种植热情空前高涨。目前,全乡13个行政村都种植有樱桃,农户散种的樱桃面积已达到了3.5万亩。

企业带动,规模发展

引进贵州大禹王、天宝公司等公司投资樱桃产业,实现公司化经营、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打造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示范园区。目前已在落别村、牛角村流转1万亩土地集中连片种植玛瑙红樱桃,预计1年后挂果,3年后进入盛产期。

深度融合,扩大效应

落别乡自然风光秀美,布依风情浓厚,素有“小桂林”之称,1995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洒耳景区。“落别樱桃”出名后,该乡借势对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等进行同步开发,着力打造布依风情旅游小镇,并于今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樱桃节暨布依文化旅游节”,通过小樱桃向广大游客展示、宣传了落别魅力,为乡村旅游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

准确定位,规划引领

“落别樱桃”因表皮鲜红、汁多味甜、肉厚核小而久负盛名。近年来,该乡瞄准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商机,将“落别樱桃”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列入“3155”工程重点打造产业,规划建成樱桃种植基地,并努力向罐头、饮料、果酒、果酱等方面延伸产业链。

年份 樱桃产量 总产值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2 5000 1.5 5
2013 6000 1.8 6
2014 7000 2.1 8
党员带头,技术引领,打造樱桃种植新样板
贵州落别乡将小樱桃做成大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市场广阔,绿色转型,推动产业发展新动力

在绛县,坚持校县合作、产研融合、科技创新、产业振兴的思想,充分发挥山西农业大学的优势,与果树研究所洽谈产学研合作事项,签订合作协议,邀请专家技术团队来助力樱桃产业发展。

电商助力,线上线下,拓宽樱桃销售新渠道

东古城镇政府通过在种植技术上进行指导、为果农提供种植补贴、鼓励果农成立水果合作社等多种方式,拉动果农种植的积极性。2020年,东古城镇还利用乡村振兴资金,打造了电商产业园,将樱桃的销路从线下扩到线上。

小小的樱桃,不仅富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