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江苏宜兴响应民建提案,出台果梅产业扶助措施

一、宜兴果梅产业发展历程

作为中国杨梅之乡,宜兴市在杨梅产业发展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上世纪八十年代,宜兴从日本引种栽培果梅,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至2002年,宜兴果梅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1700多吨,成为江苏最大的果梅种植区。只是,由于多种原因,梅果价格一路下滑,种植户出现亏损,果梅种植面积缩减至万亩左右。

江苏宜兴响应民建提案,出台果梅产业扶助措施

面对果梅产业的困境,民建无锡市委在无锡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开掘果梅产业国内市场,造福国民身体健康”的提案,引起宜兴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近日,宜兴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果梅产业扶助措施,旨在重振果梅产业昔日雄风。

措施 具体内容
更新改造低产梅园 引导、鼓励梅农对低产梅园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良种覆盖率。
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组织技术力量强化果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探索与研究。
扶持龙头加工企业 积极扶持龙头加工企业,拓展果梅利用领域,推动果梅商品化、产业化发展。
加大产品宣传力度 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高果梅品牌知名度。
组建果梅合作经济组织 由大企业牵头组建果梅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运行机制。

通过一系列扶助措施的实施,宜兴市果梅产业有望实现振兴。在政府、企业、农户的共同努力下,果梅产业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在结束江苏宜兴响应民建提案,出台果梅产业扶助措施,助力果农增收。后,我们继续探讨宜兴果梅助农增收,案例解析与趋势展望。

作为“中国杨梅之乡”,宜兴市近年来致力于杨梅产业的发展,秉持着“兴一只梅果,富一方百姓;兴一片梅林,绿一片国土;兴一个梅业,带一串产业”的理念,围绕杨梅产业展开了一系列工作。

只是,阳光讯报道,为了持续推动宜君县核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果农稳步增收,宜君县核桃产业发展中心在春季核桃、花椒园地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江苏宜兴响应民建提案,出台果梅产业扶助措施

民建无锡市委针对梅果产业的现状,组织专家开展调研,形成提案建议挖掘开发梅果的各种制品,形成梅的产业链;摆脱对出口的依赖,积极拓展国内市场,这是保护梅资源的紧迫任务。梅树生长周期长,约6年左右,因此抢抓先机,实施果梅拯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杨梅产业村马涧镇马坞村,当地因地制宜发展杨梅深加工,生产杨梅果酒、杨梅干等衍生品,为当地梅农提供了销售保障,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收益。彭先生在家门口开设了青梅收购点,还办起了农家乐,生活逐渐有了奔头。在支持村民创业致富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税收优惠政策一路相伴,如种植青梅和制作青梅产品可享受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费优惠政策。

近年来,陆河青梅加工产业发展迅速,青梅特色农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更是陆河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的重要举措。

马山积极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统筹院所、企业、宣传等资源,推出了一系列助农措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马山杨梅的鲜果销售额达到2.4亿元。杨梅种植对园地选择、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都有严格的要求。积累了多年经验的余姚杨梅产业协会会长屠挺表示,想要实现杨梅优质高产,技术必须过硬。今年,杨梅的丰收让许多梅农尝到了甜头,他们纷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疏花疏果、树体矮化等栽培技术的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