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污斑病是一种常见的芋头病害,主要危害芋头叶片
作者:花田诗韵•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3
一、芋头污斑病的症状


1. 选择适宜地块
芋头污斑病,如其名,因外观似污渍状而得名。主要危害芋头叶片,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全叶,呈暗褐色,潮湿时病斑处隐约可见的暗褐色霉层。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芋枝孢霉Cladosporium colocasiae Saw.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可在病组织上或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翌年,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借助于气流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而后病部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加重危害。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0~38℃,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为温度25~32℃,相对湿度90%以上。芋头的最适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发病潜育期7~15天。芋生长期间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
防治方法 | 具体措施 |
---|---|
农业防治 |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块种芋,严禁在阴湿地种芋。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芋株抗病力。避免偏施、过施氮肥芋株旺而不壮,或肥分不足芋株衰弱,诱发或加重发病。 |
药剂防治 | 发病初期及时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捷丰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
物理防治 | 收集并烧毁病残叶。 |
在某芋头种植基地,由于芋头污斑病的严重发生,导致芋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通过实施上述防治措施,该基地芋头污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芋头,避免在阴湿地种植,从源头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保持芋株生长旺盛。同时,注意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3. 收集病残体及时收集并烧毁病残叶,减少病菌的越冬场所,降低次年病害的发生率。
4.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未来展望芋头污斑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为科技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防治方法出现,为芋头种植户带来更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