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梭鱼水霉菌和壶菌是鱼类常见病原体

在广阔的水域中,梭鱼水霉菌和壶菌如同潜行的阴影,时刻威胁着水生生物的健康。这两种病原体,一个潜伏于卵中,一个偏爱受伤的鱼体,它们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水生生态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梭鱼水霉菌和壶菌是鱼类常见病原体
病原体 感染对象 危害程度 预防措施
梭鱼水霉菌 授精卵孵化过程中的卵 严重威胁水质,恶化孵化环境 及时捞除死卵,更换新水,投抗生素药物
壶菌 各种水生动物 无选择性,广泛危害 使用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溶液等

壶菌主要是感染授精卵孵化过程中的卵,因此,在孵化时要及时捞除死卵,以防水质恶化,并更换新水加投抗生素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该病发生在早春,水霉菌对感染对象没有选择性,可危害各种不同的水生动物;水霉菌的发生与宿主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特别是鱼类体表因各种原因出现外伤时,水霉菌的游动孢子可乘虚入侵引发水霉病。拉网转塘以后及时使用选用对真菌具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溶液或者选用五倍子末、水杨酸、硫醚杀星、二硫氰基甲烷溶液等全池泼洒,病情严重的,需要连续2天或多次用药...

夏花因为春天的到来,气温和水温不断升高,不少鱼友都遭遇过水霉病,据百度,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主要由藻菌纲的一些菌类,如水霉、绵霉、鳃霉、鱼醉菌、链壶菌、离壶菌等引起,多在水温13-18℃暴发,具有流行性。

水霉病,一种常见于水生生物的疾病,由水霉菌感染引起,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要明确的是,食用盐虽然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但...

4.3逆境物理因素对水生生物的毒理研究 水体酸化对鱼类、浮游生物类及藻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2水污染的危害 2.1威胁人体健康 病原体污染有可能导致水媒型传染病的爆发。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的水体不适于灌溉...

鱼类最初被病原菌感染时,症状不明显,不易察觉,但此时却是最好的预防和治疗时机。.水霉营腐生生活,它在鱼体上以伤口寄生者的规律出现,通常体表粘液充沛,体质良好的健康鱼不易感染,但受伤严重,体质活力下降,特别是体表粘液不正常的鱼,容易引发水霉病、烂身病而造成严重损失。

帕金森最新研究进展,乙肝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疱疹最新研究进展,糖尿病最新研究进展,艾滋病最新研究进展,近视眼最新的研究进展,尿毒症最新研究进展,乙肝治疗最新突破2018,hiv的最新研究进展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俗称“白毛病”,春夏之交发病较多,主要由于捕捞、人工繁殖等操作过程中碰伤、掉鳞感染上水霉菌而引起,感染处长绒毛状白色霉菌丝,病鱼食欲不振,行动缓慢,日渐消瘦直至死亡。

治疗办法操作要细心,避免碰伤鱼体,在鳞片脱落处及时涂上红汞或龙胆紫,并用凡士林封涂,同时最好使池水经常流动。如已感染上水霉菌的鱼体,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药浴病鱼5分钟~10分钟均能取得一定效果。

链壶菌等霉菌引起的链壶菌病在国内外均很常见,主要危害对虾、龙虾、蟹和贝类等的卵和幼体,尤以蚤状期和糠虾期最为严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种类繁多...

鱼真菌病水霉菌感染的迹象感染的明显迹象是棉绒状的赘生物,通常是白色的,但也有时是发灰的黑色到绿色,真菌通常从躯干开始,但是也可能起源于有某个损伤的部位,它能扩散而侵害鳍嘴眼睛和鳃,受侵害的鱼所有的鱼类都可能受到伤害,感染详述真菌是生长在死去

梭鱼水霉菌和壶菌是鱼类常见病原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8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