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海底沉笼养殖,一种利用海底沉笼进行海参养殖的技术
因为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了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参海底沉笼养殖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是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结实固定于海底。这种养殖方式旨在根据不同养殖品种的放养数量、规格等,真正达到养殖生物、生态及效益的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养殖水体。
要点 | 具体内容 |
---|---|
选址 | 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 |
材料 | 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为圆形或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 |
放养密度 | 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 |
饵料 | 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
日常管理 | 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密。 |
水的PH值为7.8到8.4之间。溶解氧大于或等于每升5毫升。我国吊笼养殖海参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方以辽宁、山东等;南方以福建、广西、广东等。
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方法,专利名称《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农业海水浮筏网笼养殖,是利用现有的养殖贝类的浮筏网笼等养殖器具通过较小的调整改动养殖海参。
泼水刺激完了以后将池子加满水,水温增加2℃左右后1.5-2个小时,海参就能排精排卵了。海参养殖技术场所选择以及饲喂,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
北方海参养殖多为潮涧带和虾池造礁的露天养殖,许多养殖户存在冬季气温低,海参不用管理的观念,导致许多海参的死亡。下面介绍一下海参海底沉笼养殖要点。
海参养殖技术近些年来因为人们生活的水平的提高,海参逐渐走入百姓的餐桌,对海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我国海洋领域受污染严重,而海参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因此,海参的养殖业迅速发展。
具体操作中,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呈圆形或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
日常管理:关注细节,确保养殖成功在辽宁、山东等北方地区,一般春、夏、秋三季采用浅海吊笼养殖方式,冬季则将吊笼移至室内水泥池或移至温度较稳定的地区进行养殖。
该方法将养殖笼子部分固定于海底,部分悬吊于海水中,既保证了海参的生长空间,又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通过与鲍鱼等贝类混养,实现了资源互补,提高了养殖效益。
因为人们对海参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参养殖业将持续发展。未来,海参养殖技术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沉笼养殖作为一种新型养殖模式,有望在未来的海参养殖中发挥重要作用。
海参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将为我国海洋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海参养殖技术,养殖户们将能够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