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倒春寒对农作物影响大,需提前预防
立春过后,春意渐浓,只是春季的气候变化多端,倒春寒天气时常出现,给农作物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本文将详细介绍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危害,并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物类型 | 危害表现 |
---|---|
粮油作物 | 影响抽苔、现蕾,导致产量降低 |
果树 | 造成花芽冻害,影响授粉受精,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
蔬菜 | 引发干叶、黄化、萎蔫等症状,影响产量和品质 |
1. 小麦、蚕豌豆等春花作物,耐寒性较强,主要做好清沟工作,防止冷空气带来降水受涝;
2. 油菜现处于抽苔现蕾阶段,要注意防冻,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油菜素内酯;
4. 玉米等早春温室育苗作物,盖好棚膜,必要时采取加温设备;
5. 所有作物在倒春寒期间,要注意保护根系,避免低温冻伤。
1. 果树萌动后遇倒春寒,将造成花芽冻害而变黑;
1. 低温炼苗:幼苗出齐后,逐步加大通风量,提高幼苗抗寒能力;
2. 提前浇水:及时浇灌封冻水,提高地温,预防蔬菜发生低温冻伤;
3. 久阴转晴后,应反复放风,使室内外温差与前几天接近,降低冻害风险。
倒春寒天气对农作物的危害不容忽视,农民朋友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损失。同时,要加强农作物品种改良,提高抗寒能力,为农业生产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将春季倒春寒对农作物影响大,需提前预防。梳理完毕后,可以着手探讨倒春寒预警:农作物防寒攻略。
春花作物如小麦、蚕豌豆等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关键在于做好田间清沟工作,以防冷空气带来的降水造成涝害。油菜进入抽苔现蕾期,需特别注意防冻,可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油菜素内酯进行防护。春播作物如马铃薯,应采用薄膜覆盖来增强防寒效果。早春温室育苗作物如玉米,需盖好棚膜,并在必要时使用加温设备。
果树在萌动后若遭遇倒春寒,花芽可能受到冻害变黑;花期遭遇倒春寒,柱头可能冻伤影响授粉受精;幼果则可能因倒春寒而冻伤,轻则果形发育不正,重则整果受损。北方农村在冬季主要预防果树和苗木。预测倒春寒时,应对怕寒的果树如无花果、葡萄、猕猴桃等进行培土、涂白、捆扎等保暖处理。
蔬菜在较高温度下突然遭遇低温,生理机能会异常,表现为叶片或果实等出现异常状态,如干叶、黄化、萎蔫、畸形花果、落花落果等。为预防早春蔬菜受倒春寒影响,可采取低温炼苗的方法,随天气转暖逐步加大通风量,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
倒春寒作为一种危害天气现象,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可避免。加强预防、关注天气、改善品种,如种植抗寒性较好的品种,为农作物创造适宜条件,是应对倒春寒的重要策略。例如,2018年4月6日发生的一场倒春寒,对桃、杏、苹果、花椒、猕猴桃等果树造成了严重危害,因为当时许多果树正处于开花期或幼果期。
预防倒春寒,农民可选择合适的措施,如生火放烟法,动员所有农作物片区的农民参与,通过在田地里生火放烟来防治轻度霜冻天气。此外,提前浇水、铺设保温毡等措施,虽然实际操作受条件和投资成本限制,但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