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渣富含有机质,是养殖蚯蚓的理想原料
猪粪发酵后的沼渣富含有机质、腐殖质、微量营养元素、多种氨基酸、酶类和有益微生物等物质,如果通过加入菌种进行发酵,能将沼渣中的虫卵、霉菌以及有害微生物杀死,成为很不错的有机肥料,有着极高的市场价值。
沼渣发酵后的主要用途是作土壤改良剂、农作物基肥和追肥、配制花卉和蔬菜育苗营养土、栽培食用菌、养殖蚯蚓和黄鳝等。
用途 | 描述 |
---|---|
土壤改良剂 | 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
农作物基肥和追肥 |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
花卉和蔬菜育苗营养土 | 为花卉和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栽培食用菌 | 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 |
养殖蚯蚓和黄鳝 | 提供优质的饵料。 |
沼渣中富含的丰富有机质和较高的腐植酸,对改良土壤起着重要作用,适于作为基肥和追肥使用,长期使用能使土壤疏松,肥力增强,并可改善长年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
养殖蚯蚓的技术要点1. 蚓床制作:蚯蚓的养殖方式很多,有室内、室外养殖,室内有坑养、盆养和箱养;室外以坑养为主。根据农村现有条件,可采用室内地面养殖床和室外养殖床两种方式。
2. 沼渣饵料的配制:将从沼气池中捞出的沼渣沥干、摊开,让沼渣中的氨气和沼气逸出,然后将80%晾干的沼渣和20%的烂碎草、树叶及有机生活垃圾等拌匀上床堆放,其厚度为20~25厘米,湿度65%。
3. 养殖密度: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养殖面积每年可养10000条;幼蚓可养20000~25000条;幼蚓与成蚓混养,每年可养12000~16000条。
4. 蚓床管理:在养殖蚯蚓的过程中,利用其喜湿畏光的特性,采取引诱、网取、光照和干湿等方法,定期清理蚓粪,把蚯蚓分离出来,可促进蚯蚓正常生长,这是养殖蚯蚓的一个重要环节。
6. 注意事项:种蚓投放后,盖上厚度为10~15厘米的碎稻草,保持饵料含水量在65%左右。一般每隔一个月添加一次饵料。冬季室外养殖时,晴天上午8~9时进行一次换气。换气时,先将草席揭开,让阳光射入床内。若床内温度超过22℃,可打开床两头风洞进行降温,下午3点再将草席盖上。大风和阴雨天气不要进行这种换气。冬天要及时清除床面积雪。蚯蚓正常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0℃,适宜温度15~25℃,最佳温度20~23℃。因此,当蚓床温度超过22℃时,要打开风洞通风,以降低温度,使其保持在最适范围内。蚯蚓正常生长所需的饵料含水量为65%~70%,孵化蚓卵所需的环境含水量为60%~65%。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采取措施,控制饵料湿度。蚯蚓饵料的PH值要求在6~8,沼渣一般都为中性,不必调节PH值。若不在此范围内,要采取措施进行调节,使饵料PH值保持为中性。
关于沼渣富含有机质,是养殖蚯蚓的理想原料。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沼渣:蚯蚓养殖佳选,未来农业新趋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