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全面推广牡丹种植,旨在丰富农业产业结构
山东省人民政府14日对外公开《山东省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山东将推进牡丹特别是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力争每个县区建立1个500亩以上的样板田,到2020年,全省牡丹产业综合效益1000亿元左右。
据有关部门介绍,1吨牡丹籽可衍生出牡丹籽油、胶粉、营养粉、多糖等9个产品门类,可实现经济价值50万元。国内传统观赏牡丹品种多,药用、油用牡丹占比不高。国内牡丹目前的产籽量与加工能力相比,处于极度供不应求的状态。
牡丹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因为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牡丹产品的系列研发和深加工水平大幅提升,牡丹产业由过去单一观赏拓展至食用、药用、保健等多个领域,特别是油用牡丹以其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特优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地区 | 种植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菏泽市 | 50万亩 | 40万吨 | 20亿元 |
聊城市 | 30万亩 | 24万吨 | 12亿元 |
济南市 | 20万亩 | 16万吨 | 8亿元 |
山东省牡丹种植面积目前已达58万亩,占全国的58%,其中油用牡丹52万亩,占全国的70.3%。
为鼓励牡丹种植,山东规划以菏泽市牡丹区、聊城市东阿县等为中心,鼓励企业和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开展牡丹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国家油用牡丹种植示范基地。
因为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牡丹研发、加工、产品推广等呈现积极态势,逐步成为主产区的特色农业发展亮点和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未来,山东牡丹产业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简单了山东省全面推广牡丹种植,旨在丰富农业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现在展开牡丹种植助力农业多元化发展的话题。
一、项目 牡丹种植的多元化价值在鲁西北黄泛平原,一片片牡丹花海悄然绽放,它们不仅是观赏的焦点,更是农业多元化的新象征。油用牡丹种植基地项目,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兼顾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旨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种植环节,竞争对手拥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确保产品品质和产量。而我们的项目则专注于提升当地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帮助农民掌握生态农业种植技术,提高葡萄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菏泽市尧舜牡丹产业园为例,其1万吨牡丹籽油年加工能力,收购全国约90%的牡丹籽,展示了牡丹籽油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的转型升级。
牡丹生态种植示范园建设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推广生态种植技术,提高牡丹品质,打造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牡丹产业。公司拥有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研发能力,曾获得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奖。
牡丹籽油以其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特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据中国林科院研究院分析,牡丹籽油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无疑为牡丹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