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151岁牡丹树绽放50余朵,创历史新高
近日,无锡一株已有151年历史的牡丹树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株牡丹树位于无锡小娄巷古建群的秦氏老宅福寿堂内,目前已绽放50余朵,创下了历史新高。
据老宅主人介绍,这株牡丹树曾于2011年开出了52朵花,此后几年都只开了30多朵,而今年看势头又要超过50朵花。
年份 | 开花数量 |
---|---|
2011年 | 52朵 |
2012年 | 40朵 |
2013年 | 35朵 |
2014年 | 30朵 |
2015年 | 25朵 |
2016年 | 20朵 |
2017年 | 15朵 |
2018年 | 10朵 |
2019年 | 5朵 |
2020年 | 50朵 |
这株牡丹树为清朝同治年间所栽,福寿堂也是江苏首个个人出资修缮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据了解,福寿堂的修缮工作始于2009年前后,当时秦氏后人决定以个人名义申请修缮。经过长时间的努力,2014年修缮工作完工,免费对外开放,成为江苏首个个人出资修缮的国家级文保单位。
近年来,因为无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古树名木得到了保护和关注。这株151岁高龄的牡丹树,不仅成为无锡市民的骄傲,也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牡丹,这朵被誉为“花中之王”的美丽花朵,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沧桑。今天,让我们走进江苏无锡,探寻一株株百年牡丹的故事,感受园艺传承的新篇章。
古树新颜:秦氏老宅的牡丹传奇
文化传承:牡丹与福寿堂的故事
福寿堂的主人秦焕,是道光年间的秀才,他一生笃信理学,乐于助人。同治年间,无锡被太平军占领,秦焕避难至河南开封,次年返回无锡时,友人赠送了一株牡丹,这株牡丹便一直存活至今。如今,这株牡丹已成为福寿堂的象征,也是秦氏家族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无锡,牡丹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资源,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推动牡丹文化的创新发展。例如,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的泰伯庙牡丹树旁,就聚集了大量居民,他们在这里欣赏牡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牡丹文化在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牡丹的创新实践,让这朵美丽的花朵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同时,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牡丹文化,共同传承和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