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产业依托专业技术协会,从基础种植到产业壮大
在江安县,李子产业的崛起与专业技术协会的助力密不可分。这一产业从最初的零散种植,到如今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突破。
起步阶段:协会的诞生
2007年3月,赶场山原生态李子专业技术协会应运而生。起初,协会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等。村民的参与度不高,协会成员仅52户,种植面积150亩。
发展壮大:政府与前辈的引领
王荣刚,六马镇著名的李子种植“大牛”,曾表示:“这几年发展下来,都是政府带着跑,前辈们领着学,也算是掌握了些经验。”在他的带领下,李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特色产业发展:李子的价值凸显
因为六马镇将李子种植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发展,王荣刚的产业越做越红火。李子作为一种刚需水果,市场需求稳步增加,为富和乡等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产业现状:依托改革,特色鲜明
西源村依托农村三变改革,发展高原夏菜、特色养殖、红枣种植等三大特色富民产业。这些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李子产业的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品牌打造与市场拓展
近年来,协会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打造“赶场山大白李”品牌,申请注册“赶场山”产品商标,享有知识产权。同时,协会建立了年产李子苗50万株的苗圃基地,提高了省内知名度。
经济效益:产业壮大,农民增收
江安县大力发展以大白李为主的地方特色水果,强化科技管护,李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每斤李子的售价达到10元左右,年产量在30万斤以上,产值达300万元,户均增收1.5万以上。
未来展望:持续发展,创新驱动
协会计划利用2-3年的努力,新发展会员200户,新增李子种植面积1万亩,标准化果园增加到5000亩,并引进李子深加工项目,打造特色农家乐,培养专业销售大户。
协会名称 | 会员数量 | 种植面积 | 产值 |
---|---|---|---|
赶场山原生态李子专业技术协会 | 332户 | 1600亩 | 300万元 |
江安县原生态李子专业技术协会 | 未提供 | 未提供 | 未提供 |
协会的引领作用显而易见,它不仅为李子产业的壮大提供了技术支持,还带动了农民增收,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不妨进一步延伸至李子产业:技术引领,案例驱动,未来可期,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因为大红袍李子声名远扬,周家镇发展思路更广、前路更宽,以党建+生态为抓手,优化基础设施,做起了采摘休闲旅游胜地...
李子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江安县桐梓镇姜庙村赶场山李子专业技术协会,依托原生态李子种植基地种植的当地有名的赶场山大白李这一无公害水果品牌优势,以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协会带动产业发展的道路。水果邦是中国领先的农人互动社区,提供行业新闻、价格行情等资讯服务,提供博客、论坛等社区工具,为广大批发商、零售商、种植户、储运、加工外贸等从业人员提供全方面的服务!设为首页你的位置:水果邦新闻果业新闻国内新闻详细内容在线投稿江安原生态李子依托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壮大产业收藏发给朋友举报四川江安李子专业原生态种植基地水果品牌发展果农致...
江安大白李又称“赶场山大白李”,是川南特有的名小水果。江安桐梓镇赶场一带山水质优良,空气、土壤质量良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六大优良李品种之一,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有四百多年种植大白李的历史。因此,赶场山一直被视为“江安大白李”的原产地,这里出产的李子有肉质细脆,果汁充足,香甜脆爽、果瓤脱核的特点,历史上曾作为皇室贡品。
文章乡镇农业产业开展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指导,根据会议安排,我就镇农业产业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近年来,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走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开展路子,逐步形成了政府带动基地承载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规模化开展模式。
近年来,针对协会作用发挥不强的这一情况,在桐梓镇党委的领导和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该协会在充分分析江安李产销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江安李顺畅销售、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把目光锁定在协会骨干会员和种植大户,要求协会骨干和大户至少带动10户以上李子种植户,并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大规模种植大白李。同时,协会把技术骨干和种植大户培养成党员,鼓励他们联系帮助贫困会员。在协会的带领下,及时为种植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并向会员承诺实行保护价收购李子,促进了协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协会发展会员332户,其中营销大户成员8名,1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5户。还辐射带动一般种植户453户,李子种植面积达1600亩。
contents目录 李子产业现状分析李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李子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李子产业发展策略建议结论 01分析李子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李子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深入调查,了解当前李子产业的发展规模、
文库VIP专属特权80%用户都在看李子的栽培历史及前景相关文档6亿文档无限复制网盘转存格式转换无土栽培技术在园林植物栽培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初探34阅读牛大力的栽培技术及种植前景15372阅读我国兰花栽培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222阅读世界梨树栽培历史_现状和发展前景5.0分67阅读探究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5.0分368阅读多肉植物功能概述及其发展前景研究5.0分368阅读中草药种植产业现状及发展4.8分486阅读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简析4.1分423阅读西安李子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4.9分93阅读2023年李子行业市场调研报告4...
由于以协会为龙头,近年做大做优了这一传统品牌产业,以协会会员为主的果农发展李子种植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该李子种植基地由前些年的两百亩左右迅速发展到现有的5000亩,产量达到每亩1000公斤。果农收入由四、五千元增加到上万元。协会并加大了对江安大白李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大白李热销期,江安县赶场山的市场卖价成倍上升,一般由原有的每公斤两元左右卖到每公斤四元以上。现在,李子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了,群众增产增收的信心更足了。“自从有了协会,不光我们的李子不愁销,连农家乐的生意都跟着火了。”协会会员、果农刘继华等说。
近年来,我国李树的栽培面积、产量迅速发展,如辽宁省的锦西市,年产李果1991年就达3000多万公斤,成为全国驰名的李果生产基地。浙江省1995年种植面积达4373公顷,产量24560吨。福建永泰以李果之乡著称,其李果及李蜜饯加工畅销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全国李树栽植面积达154.8万亩,产量46.8万吨,人均占有李果不足0.5公斤,1996年我国李树产量205.9万吨,居世界首位。眉山市双双凤凰李水果种植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坐落于人杰地灵的四川眉山市修文镇。本公司由凤凰李高级农技师李双均创立,专业经营凤凰李苗和凤凰李成果批发。双双凤凰李由农技师李双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