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葡萄带动致富产业链:以土葡萄为核心
坞灶村,一个位于浙江义乌的小村庄,以其独特的土葡萄种植,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土葡萄:小果实,大产业
提起土葡萄,个头不大、酸酸甜甜,在义乌各地几乎难觅踪迹。只是,在后宅街道坞灶村,房前屋后却遍植土葡萄,不仅结出酸甜的串串葡萄,更创造了一个奇迹:一株株土葡萄构筑起一条以生态为主题的休闲观光产业链,带动了餐饮、民宿和旅游业,成了全村致富的“摇钱树”。
产业链: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
环节 | 具体内容 |
---|---|
种植 | 全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植起农家土葡萄,农家土葡萄也成为一些农家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 |
加工 | 农家土葡萄不仅直接销售,还酿制成土葡萄酒,成为当地特色产品。 |
销售 | 通过农家乐、民宿、观光等多种方式,土葡萄产品得到了广泛销售。 |
生态与经济双赢
坞灶村的土葡萄产业链,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注重生态保护,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通过种植土葡萄,坞灶村的环境得到了改善,空气质量得到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
未来展望
未来,坞灶村将继续发展土葡萄产业链,进一步丰富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坞灶村是个小村,共有农户101户、人口248人。
80岁葡萄王的故事
特色餐饮、文化休闲、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葡萄酒庄产业链复合业态。始建于2009年的吐鲁番驼铃酒庄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占地面积500余亩的酒庄...
阳谷县定水镇张八村绿景葡萄种植合作社,技术员李学臣正在查看“巨盛”高端葡萄的成熟情况。近年来,阳谷县坚持党建引领特色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旅游+直播带货”模式,引导农民发展特色高端现代农业产业,形成集优质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高端农业产业链,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此外,坞灶土葡萄还不断拉升土葡萄经济链条。比如,酿制农家土葡萄酒。葡萄王山庄开业后,张子明在山庄后山坡种植了十七八株土葡萄,除了供应宾客品尝外,剩余的土葡萄每年都酿制成土葡萄酒。现在坞灶村的土葡萄酒也成了抢手货。
刘忠明今年64岁,2013年在村后的山坡地上种植了200株农家土葡萄,今年获得了大丰收。他告诉记者,这200株土葡萄,今年至少可以收获2000公斤。刘忠明发现城里人时兴屋顶绿化,因此,他还培育了200株土葡萄苗,供应城里人种植。
生态链打造成功后的展望
用土葡萄营销带动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提升,离不开富有创造力的勤劳村民,离不开懂得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风向的新时代农民。傅悦平说:“一家富不算富,我们追求的是全村致富,这条生态链打造成功后,大家就可以足不出户,让农民就地工作,让农业就地转型,让农村就地致富。”
做强土葡萄特色经济
为了进一步做强坞灶村土葡萄特色经济,后宅街道请来浙江大学城乡规划研究专家,编制了“坞灶村特色经济村建设规划方案”。
这些农家餐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农家土葡萄。土葡萄两年结果,三年成荫,构筑起优雅的环境,成为招徕各方宾客的亮丽风景。
农家乐与葡萄种植的兴起
今年65岁的傅小培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坞灶村的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离不开他的努力。傅小培介绍,从本质上坞灶土葡萄特色经济还限于一家一户的庭院经济,缺乏整体集群效应。但他相信,拥有好环境就拥有金饭碗。
一株葡萄成为全家“摇钱树”
家庭承包责任制后,这株全村仅存的葡萄,成为张子明家的宝贝。家人精心抚育它,搭起支架、修剪枝蔓。与其他经过人工培育、杂交的葡萄品种不同,张子明家的这株葡萄树,葡萄颗粒赛似珍珠,甜味适中、甜而不腻,这株葡萄一度成为全家小小的“摇钱树”。
接下来,坞灶村还要挖掘新题材,做透土葡萄文章,打响坞灶土葡萄品牌。以土葡萄为主线,通过自然生态景观和文化艺术相结合,建设葡萄观光园、葡萄美术馆、葡萄婚纱摄影基地,打造出梦幻浪漫、动静相宜的坞灶土葡萄文化长廊,从而形成一条长长的坞灶土葡萄的生态经济链。
经过嫁接的土葡萄苗,藤蔓上都长有倒刺,抗病能力强,害虫很少,种植2年左右就可以卖上300余元。他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之前一个老板刚花了500元向他买了两株,还有不少已预订出去了。
专业社+农户发展模式
二是 专业社+农户 发展模式,专业合作社以组织农民、服务农民为宗旨,有效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难题,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抗风险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带动产品销售和增收致富。
四是 产供销 一条龙 发展模式,公司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科研为一体,通过产品精深加工,使产业得到纵深发展,产业链充分延伸,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五是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休闲观光为重点,以农村体验为目的,集产供销与休闲旅游服务于一体,是区域农业与休闲观光有机融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具有典型的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特色。
农民创业园模式以农民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为农民提供创业平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