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5年计划种植3000亩山竹
山竹,这种产自热带地区的珍稀果种,正成为保亭县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力量。据调研座谈会上透露,保亭县计划在五年内种植3000亩山竹,为当地农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保亭的地理环境为种植山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全县范围内有2.5万亩的土地适合种植山竹。目前,该县把山竹种植业作为一项扶持新兴产业来抓,并在新政镇建立全县山竹产业扶持首个示范点。由新政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新政镇毛文村委会毛胆坡山竹基地,种植400亩,同时与海南省农科院合作,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县发展种植山竹产业3000亩。
山竹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保亭县山竹种植情况一览
年份 | 种植面积 | 挂果面积 |
---|---|---|
2018年 | 2000亩 | 不足100亩 |
2023年 | 3000亩 | 待定 |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山竹主要来自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海南五指山和保亭也有山竹种植。五指山市山竹种植面积600亩左右,挂果面积350亩,而保亭种植山竹的面积则达到了2000亩左右,但由于种植时间不长,目前挂果面积不到100亩。
为了加快山竹产业发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与省农垦科学院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计划用5年时间在该县种植山竹3000亩。同时,保亭县农业局与省农垦科学院有关负责人共同签署了科技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和山竹种苗供应与技术服务协议。
山竹原名莽吉柿,原产于东南亚,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结果,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果,非常名贵。
自2012年保亭县与海南省农科院达成合作以来,该县积极引进山竹种植业,把山竹作为一项扶持新兴产业来抓,致力将山竹产业打造成保亭的新兴产业。
海南的山竹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1960年,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从马来西亚引进山竹回国,当年7月定植在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标本园内,1968年2月开始开花结果,果实6月下旬成熟,是海南最早引进的山竹树之一。
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种植户”模式,企村联动种植培育竹子,带动群众参与竹苗育种、林下养殖、笋竹产品深加工等生产活动,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不仅要理解保亭县5年计划种植3000亩山竹,助力乡村振兴。,还要全面掌握山竹助农,振兴乡村新篇章。
产业合作:科技助力山竹产业发展
例如,新政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就通过与当地农民合作,共同种植山竹,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