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春季大棚韭菜种植,如何科学管理提高产量

韭菜,作为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蔬菜,以其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成为了大棚栽培的理想选择。而要想在大棚中种植出优质的韭菜,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春季大棚韭菜种植,如何科学管理提高产量

一、温度管理

韭菜喜欢冷凉的环境,生长适温在15-24℃之间。在春季,白天应适当放风,以调节室内温度。扣棚后,白天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以促进萌芽。萌芽后,白天室温控制在17-23℃之间。第一刀韭菜收割前,白天气温保持在15-22℃,夜温10-12℃。每次收割后,温度可适当提高2-3℃,但不可超过30℃。

韭菜生长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湿度。温室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土壤绝对含水量保持在13-15%。为促进下一刀韭菜生长,可在头刀收割前5-7天浇1小水,每亩将15-20公斤硝酸铵用水化开顺水增施。以后每刀韭菜收割前5-7天都要浇水增施肥料。

三、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 防治方法
韭蛆 可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
灰霉病 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雾防治。

四、收割

收割期一般在元旦或春节前,割口以黄色较为适宜。两刀韭菜间隔35天左右。收割后,要及时清理韭菜残叶,以利于下一刀生长。

五、叶面施肥

生长期每隔7天喷1次磷酸二氢钾,使用浓度为300倍液。当韭菜长到15厘米时喷洒,每亩用量1克,加水50公斤,再加入0.5%硝酸铵效果更好。

韭菜长至50cm时易倒伏,应在畦内搭架,把韭菜一行行绑在架上,以防止倒伏。

七、适时喷施生态调节剂

适时喷施生态调节剂蔬菜壮茎灵,促使韭菜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加强水肥的管理,保持适宜的生长温度。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科学管理,相信您的大棚韭菜产量会有所提高。同时,也要注意观察韭菜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以确保韭菜的品质和产量。


将春季大棚韭菜种植,如何科学管理提高产量?梳理完毕后,可以着手探讨春季大棚韭菜高效种植策略解析。

棚内韭菜种植,春季管理要点大盘点

春季大棚韭菜种植,如何科学管理提高产量

精细播种,科学催芽

在大棚内播种韭菜,要精确控制播种量。一般每亩地播种量在10千克左右。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30-35℃的温水中,搓去表面的粘液,然后在15-20℃的条件下催芽2-4天,期间每天用清水淘洗两次。

病虫害防治是韭菜种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常见病虫害包括韭蛆和灰霉病。防治韭蛆时,可采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90%的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喷洒。对于灰霉病的防治,则建议采用波尔多液或者500倍的甲基托布津。

科学施肥,提高产量

生态管理,提升品质

未来展望,持续提升种植效益

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大棚韭菜种植前景广阔。通过持续优化种植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未来大棚韭菜产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广大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