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皮皮虾养殖面临病害困扰,新技术应运而生

序号 关键技术 应用效果
1 选用无病毒亲虾育出的无病毒虾苗 有效降低病害风险,提高养殖成活率
2 虾池大改小,浅改深 便于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3 彻底清淤消毒 消除病原,减少病害发生
4 防止从饵料中带进病毒 保障虾苗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5 防止从水中带进病毒 减少病害传播,降低养殖风险
6 合理放苗密度 保持水质清新,提高养殖效益
7 使用增氧机,加大增氧力度 使对虾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较强的抗病能力

一、选用无病毒亲虾育出的无病毒虾苗

为了降低病害风险,提高养殖成活率,选用无病毒亲虾育出的无病毒虾苗是关键。经过暂养观察,确保虾苗无病变后方可放养。

二、虾池大改小,浅改深

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养殖效益,可以将大池改小,以每池5-10亩为宜。同时,将浅池改深,增大水体,相当于放苗减少,有利于水质保持和养殖成功。

三、彻底清淤消毒

为了消除病原,减少病害发生,需要彻底清淤消毒。将池中的淤泥清出池外,并在干池情况下,每亩75公斤漂白粉全池波洒。

四、防止从饵料中带进病毒

为了保障虾苗健康,提高养殖效益,主要选择全价高效人工配合饵料。在水温降低后,选择沙蚕等饵料,并严格消毒。 为了减少病害传播,降低养殖风险,早进水,在三月份以前进水,加进80目筛网过滤。四月份以后进水,应将池水每立方米用60-80克漂白粉消毒,并封闭闸门。

六、合理放苗密度

为了保持水质清新,提高养殖效益,需要根据池深、换水能力和增氧能力,合理放苗密度。

七、使用增氧机,加大增氧力度

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增氧机,加大增氧力度。这样可以使对虾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较强的抗病能力。

通过以上七项关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皮皮虾养殖病害风险,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皮皮虾养殖面临病害困扰,新技术应运而生


皮皮虾养殖面临病害困扰,新技术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皮虾病害新技解困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在皮虾养殖过程中,苗种的质量至关重要。选用无病毒亲虾是预防病害的第一步。通过暂养观察,确保虾苗在2.5-3公分时无病变,方可进行放养。这一环节不仅要求养殖户有严谨的操作流程,更需要对虾苗的健康状况有深入的了解。

皮皮虾养殖面临病害困扰,新技术应运而生

虾池的改造是提升养殖环境的关键。将大池改小,每池5-10亩为宜,有利于管理和疾病控制。同时,浅改深,增大水体,相当于减少放苗量,有助于保持水质清新,提高养殖成功率。

彻底清淤消毒是预防病害传播的重要措施。将池中的淤泥清出池外,并在干池情况下,使用漂白粉进行全池波洒消毒。这一步骤看似繁琐,却是保障虾池健康的关键。

饵料是皮虾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也是病毒传播的潜在途径。因此,选择全价高效的人工配合饵料,并在水温降低后选择沙蚕等饵料,并严格消毒,是防止病毒从饵料中带入的关键。

早进水,在三月份以前进水,并使用80目筛网过滤,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从水中带入。如果在四月份以后进水,则应立即对池水进行消毒,并封闭闸门,确保水源安全。

根据池深、换水能力和增氧能力,合理放苗密度,是保持水质清新,预防病害的关键。这一环节需要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确计算,以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

病害防治,预防为主

病害防治是保证皮虾养殖效益的关键。在养殖过程中,应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