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放流215万尾鲈鱼苗,助力三都澳海域生态修复
宁德网消息 日前,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专家对市海洋与渔业局承担的鲈鱼增殖放流进行现场验收,本次放流活动共在三都澳海域投放了215.3万尾优质鲈鱼苗。据悉,这次放流的鲈鱼苗种是由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培育的,平均全长5.84cm,放流前通过了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的质量检测。三都澳是宁德市的重要海域,开展鲈鱼苗增殖放流,是增加三都澳渔业资源、渔民收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增殖放流活动还将唤起全社会共同关注、保护渔业资源,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进一步保护水生生物物种。
东南网5月11日讯11日上午,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在八都镇云淡村海防路开展鲈鱼苗增殖放流活动,此次鲈鱼苗增殖放流数量达360万尾...
.今日,他将从蕉城出发开始跑过福安、柘荣、福鼎直达温州,在宁德境内的行程达到210多公里。.近日,来自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的专家组,在福建一嘉海带苗业良种“海嘉1号”选育与推广专家现场验收会上,宣布“海嘉1号”海带新品系的验收结果。
为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省海洋与渔业厅近期在宁德三沙湾增殖放流434.65万尾的优质鲈鱼苗,在福州市连江定海放流1000多万海蜇苗.目前为止,福建已...
还开展了海洋环境评价、人工鱼礁海洋牧场技术体系构建,对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并申报国家海洋公园。目前为止,福建已建立了厦门、福瑶列岛、长乐、湄洲岛和城洲岛等5个国家级海洋公园;同时,还在莆田、福鼎、宁德等地的重点海域开展以人工渔礁、封岛栽培的海洋牧场建设,并做好泉州惠安崇武国家级海洋公园申报和建设,推进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月18日上午,434.65万尾的优质鲈鱼苗被放流进三沙湾海域内。这是省海洋与渔业厅、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同组织的三沙湾鲈鱼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此项活动正式拉开了以“百姓富、生态美”为主题的“2014年福建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保护十大行动”的序幕。
“增殖放流,保护渔业资源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时间 | 地点 | 放流数量 | 放流物种 |
---|---|---|---|
4月18日 | 三沙湾海域 | 434.65万尾 | 鲈鱼苗 |
5月11日 | 八都镇云淡村海防路 | 360万尾 | 鲈鱼苗 |
日前 | 三都澳海域 | 215.3万尾 | 鲈鱼苗 |
了解了福建宁德放流215万尾鲈鱼苗,助力三都澳海域生态修复。,再深入了解宁德放流鲈鱼苗,三都澳生态修复新实践。
宁德海洋生态修复新篇章:鲈鱼苗放流行动
三都澳,宁德市的重要海域,一直以来都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宝地。只是,因为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这片海域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严重破坏。为了恢复三都澳的生态健康,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决定开展鲈鱼苗增殖放流,以期通过自然的生物调节,逐步恢复海域的生态平衡。
这次放流活动不仅增加了三都澳的渔业资源,也为渔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增殖放流活动不仅提高了渔民的收入,更在全社会范围内唤起了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意识,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保护与发展的和谐共鸣
为确保放流鱼种在三都澳海域顺利成长,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将进一步加强三都澳海域的巡查,严厉打击电、毒、炸鱼等违法违规作业。同时,结合5月1日海洋休渔期,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海洋资源保护措施。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宁德市旨在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海洋渔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对当前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更是对未来海洋生态保护的长远规划。
宁德市的鲈鱼苗增殖放流活动,只是其海洋生态修复实践的一部分。未来,宁德市将继续深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通过海洋环境评价、人工鱼礁海洋牧场技术体系构建等手段,努力实现海洋生态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
宁德市的实践告诉我们,海洋生态修复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的。让我们共同期待宁德海洋生态的绿色未来,见证这片蓝色国土的美丽蜕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