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江东曾盛产鲈鱼,今罕见鱼踪迹
作者:植韵农香•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3
三江交汇处因盛产江东鲈鱼而远近闻名,全村有1400多人姓连,是同一祖宗衍生。在南京中国第二档案馆至今还保留一份史料:1914年,连战祖父、被称为“鲈鱼王”的连震东曾在江东桥下捕获一条重达15公斤的鲈鱼。只是,如今在江东江域一带打鱼,偶尔才能捕到野生的鲈鱼。
漳州江东就是一个因盛产鲈鱼而闻名的地方。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江,流经的江东一带自古盛产鲈鱼。由原漳州市方志委编写的《漳州名产志》记载:“江东鲈鱼,味美不腥,营养价值高,为他处鲈鱼所不及。”
如今,江东鲈鱼的踪迹却越来越罕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
江东鲈鱼消失之谜:生态环境变化与过度捕捞
一方面,九龙江上游的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江东江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一些渔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捕捞,导致鲈鱼资源枯竭。
为了保护江东鲈鱼这一珍贵资源,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源头抓起,加强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
措施 | 实施时间 | 预期效果 |
---|---|---|
加强水质监测 | 2019年 | 改善水质,恢复鲈鱼生存环境 |
限制捕捞规模 | 2020年 | 保护鲈鱼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推广生态养殖技术 | 2021年 | 提高鲈鱼产量,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
通过这些措施,江东鲈鱼的生存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鲈鱼数量也有所回升。只是,要想让江东鲈鱼重现昔日辉煌,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片美丽的江域。
江东鲈鱼,曾是江东人民的骄傲,也是漳州乃至福建省的一张名片。让我们携手共进,保护这一珍贵资源,让江东鲈鱼重放光彩。
福建漳州江东曾盛产鲈鱼,今罕见鱼踪迹,探寻原因。的部分完成,下一步是探寻江东鲈鱼消失之谜及解决方案。
“江东鲈鱼粥”和“江东鲈鱼卷”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而“江东鲈鱼丸”也荣膺“福建名小吃”称号。江东鲈鱼,以其嘴阔、身长、鳞细小、色银白的特点,背后不规则的小黑点,形态与上海松江鲈鱼相似。鱼肉嫩洁白,味美不腥,营养价值高,是上品佳肴。
宋时,漳浦县人高东溪,因孝顺母亲而闻名。他带着松江的活养鲈鱼,奉养母亲。如今,在江东江域一带,野生鲈鱼已经难得一见。
江东鲈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在漳州,江东鲈鱼粥和江东鲈鱼卷已成为当地特色小吃,深受人们喜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