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小麦倒伏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挽救产量

序号 措施 效果
1 及时喷施叶面肥 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延长麦穗灌浆时间,增强抗病害能力
2 人工扶持捆绑 适用于小麦扬花灌浆前倒伏,帮助小麦恢复直立
3 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草木灰滤液 降低倒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4 加强田间管理 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小麦产量

小麦生长后期,既是小麦产量形成的最佳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其中,发生最普遍,减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就是倒伏,倒伏越早,造成的减产越严重。据统计,在小麦生长后期发生倒伏,一般减产7~45%,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如何预防小麦倒伏呢?

小麦倒伏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挽救产量

粮食收不到家里就不算数,因为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一场风、一场雨、一场冰雹还有持续干旱或者连阴雨,都有可能让前面的努力毁于一旦。假如这个时候要是出现了大面积的倒伏,则会对小麦的产量造成致命的威胁。在小麦生育后期,若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倒伏,减产是肯定的。因为小麦在倒伏后,水分及养分运输出现困难,营养不良,造成茎壁变薄缺乏弹性,麦秆支持力降低而倒伏。

施肥不合理。举个例子,已经采取免耕的种植户,播种小麦施加尿素作基肥。这种方式是不合理的,因为尿素不能直接被土壤固定,需要先分解为碳酸氢铵才行,而这个分解过程一般需要7天左右时间,若在这期间遇到降水,就容易造成尿素随雨水流失。

对于小麦倒伏后补救管理措施,很多农民朋友也有效的掌握,比如说有的倒伏可以自然恢复,有的倒伏需要人工扶立,也有的不可扶立等,具体要根据倒伏程度和倒伏期灵活决定。

如果小麦倒伏后管理措施不当,不仅起不到补救的效果,反而会加重倒伏减产危害。这一点也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一般在小麦扬花灌浆前出现的倒伏问题,可以在风雨过后用长竹竿顺行轻轻抖落苗株茎叶上残留的水珠,以此降低苗株茎秆所承受的重量压力。

或者进行人工扶持捆绑辅助扶立,因为此时小麦穗部重量比较轻,一般能够很快“抬头”或者恢复自然直立,对小麦后期产量影响并不是太大。

此时小麦倒伏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应当以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争取增加穗数籽粒和籽粒重量为主。

因为小麦倒伏后茎叶互相重叠遮挡,通风透光环境变弱、光合作用不足、养分疏松受阻,会直接影响小麦麦穗的灌浆和籽粒发育,也容易诱发各类病害。

可以通过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供应的方式,来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延长麦穗的灌浆时间、增强小麦抗病害的能力。

可以使用0.2-0.3%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或使用10%的草木灰滤液,搭配多菌灵、三唑酮等消毒杀菌药物的方法一同喷施,以此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倒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倒伏小麦进行扶直时,不可在中午阳光强烈的时间进行,否则会出现事倍功半的负面效果。


了解了小麦倒伏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挽救产量?,再深入了解小麦倒伏后,高效挽救产量策略探析。

案例一:倒伏程度与处理策略

在山东德州的一块麦田里,农民李师傅在小麦收割前,发现部分麦苗出现倒伏。根据倒伏程度和时期,李师傅采取了以下措施: - 对于轻度倒伏,李师傅在风雨过后用竹竿轻轻抖落水珠,并人工扶直,帮助麦苗恢复直立。 - 对于中度倒伏,李师傅同样采取人工扶直,同时使用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叶面肥,以增强麦苗的抗病能力。 - 对于严重倒伏,李师傅选择放弃扶直,集中精力做好麦田后期管理,喷施叶面肥,确保麦穗充分灌浆,减少损失。 结果显示,经过上述处理,李师傅的小麦产量并未受到严重损失,甚至还有所提升。

小麦倒伏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挽救产量

在江苏盐城的某麦田,由于连续阴雨天气,小麦出现了大面积倒伏。当地农民陈先生尝试了自然缺氧法进行补救: - 将麦田的麦草均匀覆盖在地表,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同时降低氧气含量,抑制小麦呼吸作用。 - 持续观察小麦生长情况,若麦苗逐渐恢复直立,则表示方法有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陈先生的小麦倒伏问题得到了缓解,麦田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在河南郑州,农民王师傅种植小麦多年,对预防小麦倒伏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认为,预防小麦倒伏要从播种开始: - 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小麦品种。 - 适时播种,避免过晚播种导致麦苗生长过快。 - 播种前施足底肥,确保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 - 适时浇水,避免干旱导致小麦生长不良。 - 及时防治病虫害,避免麦田杂草丛生,减轻倒伏风险。

综上所述,小麦倒伏后的挽救产量策略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农民朋友们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补救方法,确保小麦产量不受影响。同时,加强小麦的预防工作,从源头减少倒伏风险,才能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