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症状:叶片、穗颈、节间等部位出现褐色病斑
作者:稻香丰年•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3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威胁水稻产量。了解稻瘟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对于保护水稻产量至关重要。
一、水稻稻瘟病症状
1. 叶瘟:叶片上出现褐色病斑,病斑呈梭形,中心灰白色,边缘褐色。
1.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是预防稻瘟病的关键。
2. 轮作倒茬:实行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4. 适时施肥: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
5. 药剂防治:在稻瘟病发生初期,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药剂名称 | 使用浓度 | 防治对象 |
---|---|---|
三环唑 | 30%可湿性粉剂 | 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 |
稻瘟灵 | 25%可湿性粉剂 | 稻瘟病、纹枯病等 |
咪鲜胺 | 50%可湿性粉剂 | 稻瘟病、纹枯病等 |
三、防治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
稻瘟病一般发生在水稻抽穗后,初期在稻节上会出现黑褐色的病斑小点。苗瘟则是由种子带菌诱发,常见于幼苗三叶前。染病后,苗株根基部变黑灰色,上部呈褐色,高湿环境下还会出现黑灰色病菌孢子霉层,最终导致幼苗卷缩死亡。
稻瘟病的流行条件包括寄主感病、菌源多、气候和栽培条件等。气候条件对病菌繁殖和稻株抗病力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偏施氮肥或施氮肥过多的情况下,叶片过嫩,水稻发棵猛,封行早,稻苗贪青,抗病能力弱,易引发稻瘟病。
防治稻瘟病的关键在于提前预防。在稻瘟病常发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奥-力-克按300倍液稀释进行喷雾,重点喷药部位是植株的上部。
三、具体案例分析
以河南省某农户为例,该农户种植的水稻在抽穗期出现了穗颈褐斑症状。经过专家诊断,确定为稻瘟病。在专家的建议下,农户采取了以下措施:及时清除田间病草,减少菌源;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最后,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水稻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也得到了保障。
四、未来展望
因为气候变化和农业种植模式的转变,稻瘟病的防治形势愈发严峻。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治:
- 加强稻瘟病监测,及时掌握病情动态。
- 推广抗病品种,提高水稻自身抗病能力。
- 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稻株抗病性。
- 采用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稻瘟病的防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从源头入手,确保水稻丰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