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控旺最佳时期为拔节期,需注意选择合适药剂和时机
对于有旺长势头的玉米,尽早进行控旺至关重要。只是,控旺并非易事,需要把握最佳时期,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不仅控旺效果不佳,还可能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与后期产量品质。
玉米控旺常用药物
玉米常用的控旺药物主要有矮壮素、助壮素、缩节胺、多效唑、烯效唑,但建议使用乙烯利进行喷施控旺。
玉米控旺剂最佳使用时期是玉米6~10叶期,即玉米“尺把高”至玉米“膝盖高”。这个时期是玉米的拔节初期,喷打后可使玉米茎增粗,节间缩短,穗位高度降低,“霸王根”层数、条数增加,既可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又可促进营养物质向穗部运转。
注意事项 | 具体内容 |
---|---|
喷施时机 | 避开中午高温,最好在下午4点后喷施。 |
喷施方法 | 按照“喷高不喷低、一扫而过、不重喷”的方法进行用药。 |
喷施浓度 | 严格配比合适的浓度,本着“喷高不喷低,喷壮不喷弱”的原则进行。 |
天气影响 | 天气干旱可以适当减少用量,空气湿度较大可以适当增加用量,但最高不可超过规定的用量。 |
雨后补喷 | 喷药后6个小时下雨,应当在雨后把药物减半重新补喷。 |
玉米控旺过早,会造成植株矮小、果穗发育受抑;控旺过晚会影响花穗开花和授粉结实。一般6叶前控旺属于过早控旺,而12叶后控旺属于控旺过晚。
对于墒情好、肥水足、长势旺的玉米田,可以进行药物控旺;但墒情差、肥力不足、长势弱以及后来缺苗补种的玉米地,一般不适合药物控旺。
玉米生长期降水多、湿度大、温度高,尤其是土壤地力高、肥力大的地块,很容易发生苗株旺长、茎秆细弱的问题,在遇到大风雨时,容易发生倒伏减产的问题。
综上所述,掌握玉米控旺的最佳时期和药剂选择,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业生产中,玉米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其控旺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玉米拔节期药剂精准施用的案例,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实践指导。
玉米旺长不仅影响植株形态,还可能引发倒伏,降低产量。因此,合理控旺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关键。通过精准施用药剂,可以控制植株高度,增强抗倒伏能力,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药剂选择与施用时期
施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喷施药剂时,应遵循“喷高不喷低,喷壮不喷弱”的原则,确保药剂均匀覆盖。同时,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选择下午4点后进行喷施。此外,根据天气条件调整药剂用量,干旱时减少用量,湿度大时适当增加。
在某地区,农户张先生种植了30亩玉米。在拔节期,他严格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了控旺处理。结果显示,玉米植株生长良好,倒伏现象显著减少。最终,张先生的玉米产量比往年提高了20%,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未来展望: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控旺技术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未来,精准农业、生物技术等将在玉米控旺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