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高产种植,关键在于科学选种、合理施肥和精细管理
红薯,这个在我国广受欢迎的农作物,其肥美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让它成为了许多农户的种植首选。只是,红薯的高产并非易事,关键在于科学选种、合理施肥和精细管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些要点。
一、科学选种
选种是红薯种植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选择优良品种是确保红薯高产的基础。
- 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 选择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
- 选择耐旱、耐涝、耐瘠薄的品种。
二、合理施肥
红薯是一种肥料需求量较大的植物,如果施肥少了对其产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重视施肥。
红薯生长期内,在氮磷钾的需求量上钾最多、氮磷最少。前期需要多施氮肥长茎叶,中后期需要多施磷钾肥促进结薯和膨薯。既要施足底肥,又要多次灵活追肥。
施肥阶段 | 肥料种类 | 施肥量 |
---|---|---|
第一次 | 速效氮肥 | 3-5公斤/亩 |
第二次 | 速效氮肥、硫酸钾肥或草木灰 | 5公斤速效氮肥/亩,10公斤硫酸钾肥或100公斤草木灰/亩 |
第三次 | 硫酸钾或草木灰 | 10公斤硫酸钾或100公斤草木灰/亩 |
- 适时浇水:红薯栽种后45天内一般只要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即可,等到红薯进入到封垄或薯块膨大期后,应当保持70%左右的土壤湿度。
- 合理用药:红薯药物化控应用的也比较多,一般需要进行2-3次,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助壮素是常用的药物。
- 及时打顶摘心:红薯打顶的目的也是为了预防旺长,对于长势过旺的红薯,建议进行2次打顶摘心处理。
四、案例分析
某农户在2022年种植红薯10亩,采用科学选种、合理施肥和精细管理的方法,最终实现了亩产5000公斤的高产。
- 选种: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 施肥:按照科学配方施肥,底肥施足,追肥及时。
- 管理:适时浇水,合理用药,及时打顶摘心。
红薯,这个看似平凡的作物,却蕴含着丰富的种植智慧。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红薯高产的秘密,通过具体的案例解析,带您领略红薯种植的魅力。
科学施肥,红薯增产的基石
红薯生长过程中,肥料的需求量较大。例如,在江西省赣州市的某农户,他通过科学施肥,使得红薯产量大幅提升。他 在红薯栽种后一周内,每亩追施了3-5公斤的速效氮肥,随后在红薯栽种后3个月后,每亩追施了10公斤的硫酸钾或100公斤的草木灰。此外,他还注重施肥后的水分管理,确保土壤湿润,从而促进了红薯的生长。
育苗是红薯高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广东省梅州市的某种植基地,他们采用了薯根育苗的方法,提前进行育苗工作。具体操作上,他们用多菌灵药液浸泡薯根3-5分钟后,捞出自然风晾干,插入苗床土中并用细湿沙封顶,然后覆盖上地膜保温保湿。等到次年播种前,且土壤温度稳定在15度以上时,挖出育苗。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薯苗的成活率,还保证了红薯的丰收。
红薯生长期内,水分管理同样重要。在福建省泉州市的某种植户,他根据红薯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灌溉。红薯栽种后45天内,只需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即可。等到红薯进入封垄或薯块膨大期后,应保持70%左右的土壤湿度,建议每隔7天浇水1次。这种精准的灌溉方法,使得红薯的生长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病虫害是影响红薯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某红薯种植基地,他们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例如,他们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助壮素等药物进行2-3次药物化控,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红薯高产并非遥不可及,通过科学施肥、精准育苗、合理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我们完全有能力实现红薯的高产。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红薯种植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