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生态鹅养殖技术,关注鹅只自然生长

生态鹅养殖概述

相比传统的放牧式养鹅模式,我认为生态养鹅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相对应的难度也会更大,如果养殖户朋友想要运用这种模式养鹅,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养殖过程。

生态鹅养殖技术,关注鹅只自然生长

一般生态养鹅模式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可以根据特征大致为大家分3类介绍:

模式 特点
鹅放牧与种养结合模式 通过林木、果林、作物等植物种植与鹅养殖结合,有效解决并利用鹅排泄物,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保持林果园良好的生态环境。
青贮饲料养殖模式 利用青贮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鹅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鱼鹅立体养殖模式 在鱼塘边建鹅场,利用鱼塘水平作为鹅的活动水面,鹅粪便排入鱼池肥水,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系统。

生态养鹅不仅讲究绿色,同时也要保证高效生产,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方面:

  • 鹅舍建设:充分考虑地势、交通、排水及卫生要求,便于清理、消毒和防疫。
  • 放牧管理:放牧鹅群一般以每群300只为宜,组群应该日龄相同,注意观察采食情况。
  • 防疫管理:搞好卫生防疫工作,每日清理鹅舍,清除粪便,经常清洗消毒地面、饲槽、水槽等用具。
  • 人工授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受精率,减少养殖成本。

以下为2013年八一农大实施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北方寒区低成本生态鹅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案例:

  • “玉米地养鹅”:鹅在田间行走施粪肥,增加土地肥力,形成“玉米+大鹅”的种养搭配模式。
  • “家庭牧场草地轮牧养鹅”:利用家庭牧场草地进行轮牧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
  • “青贮玉米秸秆圈舍养鹅”:利用青贮玉米秸秆,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鹅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因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养殖逐渐成为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生态养鹅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为了推动生态养鹅的健康发展,养殖户和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提高养殖效益,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某农业科技网站,发布时间:2023年。


关于生态鹅养殖技术,关注鹅只自然生长,减少人工干预。的部分结束了,现在聚焦于生态鹅养殖,自然生长之道。

生态鹅养殖技术,关注鹅只自然生长

家畜家禽养殖规模对生态环境及人畜健康和谐至关重要,应被视为一项公益性质的项目,由农业主管部门规范,同时养殖户和企业本身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无论采取何种养殖模式,鹅群都需要固定的栖息地供其休息和集中进食。根据地域特点,鹅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三者的面积比例一般为1:2:2。肉用仔鹅舍和填肥肝鹅舍可省略陆地和水上运动场。鹅舍宽度通常为8-10米,长度根据需求而定,一般不超过100米,内部隔断多采用矮墙或低网。鹅舍通常分为育雏舍、青年鹅舍、种鹅舍和肉用仔鹅舍四类,各类鹅舍的要求各有侧重,但基本原则是遮荫防晒、挡风避雨和保暖。

放牧时需防止惊扰鹅群,尤其是要避开其他动物和汽车鸣笛。放牧速度要慢,避免鹅群践踏受伤。同时,避免在炎热中午或恶劣天气放牧,并预防鹅误食农药中毒的草料。

生态养殖指的是依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空间和区域内,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生态平衡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产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鹅放牧与种养结合模式,通过林木、果林、作物等植物种植与鹅养殖结合,有效利用鹅排泄物,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保持林果园良好生态环境,生产优质果品和无公害鹅产品。

多花黑麦草与杂交狼尾草轮作,10月上旬播种多花黑麦草,6月上旬收割完毕;然后播种杂交狼尾草,10月上旬收割完毕;再播种多花黑麦草。

种草养鹅符合国家政策,以青粗饲料为主生产的鹅产品安全无污染,提供高营养的绿色食品,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沼气利用模式,鹅粪便及其他有机物在沼气池中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等再生资源,沼液、沼渣可用于养殖鱼、蚯蚓,或作为动物饲料,沼液、沼渣还可用于种植业。

鹅是食草动物,放牧难以全年均衡供应高质量青饲料,因此必须种植牧草。草种选择上,注意一年生与多年生牧草相结合,暖地型与寒地型牧草相结合,牧草与叶菜根茎类饲料相结合,选用高产优质草种。种植方式上,单种与混种相结合,间种与套复种相结合,以发挥土地最大利用率。青饲料来源上,以栽培牧草与天然野地野草、树叶、水生饲料及农副产物利用等相结合,利用方式上以青饲与青贮、放牧相结合。

生态鹅养殖的鹅舍要求,鹅舍设计要充分考虑地势、交通、排水及卫生要求,便于清理、消毒和防疫,且能有效与外界隔离,减少...

保证养殖过程中所有资源生态化、绿色化,让鹅自由生长,找到适合自己的...

防疫管理是保证鹅群健康的关键措施,包括清洁卫生、地面、饲槽、水槽等用具的清洗消毒,以及免疫和驱虫工作。

放牧管理中,鹅群以每群300只为宜,组群应日龄相同,放牧时应注意观察采食情况,待鹅群吃到七八成饱时赶入池塘或河中饮水、洗浴。

生态养鹅要求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鹅的繁殖应采用人工授精、人工孵化等技术,确保繁殖效率和鹅苗质量。选育生态养鹅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的优质品种。

鹅-鱼立体养殖模式,通过在鱼塘边建鹅场,利用鱼塘水平作为鹅的活动水面,鹅粪便排入鱼池肥水,培养浮游生物,为鱼提供饵料,塘泥作农作物肥料,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养殖系统。

配种管理中,公母鹅的搭配比例要合适,通常大型品种配比应低些,小型鹅种可高些;冬季配比应低些,春季可高些。要求种鹅每天有规律地下水3-4次,注意观察鹅群的交配情况,防止公鹅因争配偶影响受精率。

生态养鹅的管理技术,包括鹅舍建设、放牧管理、防疫管理、配种管理等,这些技术是确保生态鹅养殖成功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