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饲养管理:关注雏鸡生长发育
需要我们精心呵护,以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育雏准备
1. 分群:将健康无病的雏鸡选出后,按体重和体质相近的分在同一群。
育雏期是雏鸡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正确选择和使用开口药、合理开食与开水、微调舍温与湿度以及加强通风管理,都是提高雏鸡成活率、促进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饲养户应严格按照上述指南进行操作,以确保雏鸡健康成长。
喂养方法:进雏前3天,除了饮开口药外,让雏鸡喝氨基维他命源与这种配置的水。
4. 温度:1-2日龄33-34℃,3-4龄32℃,5-7日31℃,第2周30℃,第3周26℃,第4周22℃,第5周20℃,第6周18%。通常采用白炽灯提供光照和取暖,灯泡离鸡约10cm高,夜间尤其应注意开灯,供暖的同时还可防蚊虫叮咬和传染病。
雏鸡是指0-60日龄的小鸡。雏鸡出壳后身体小,绒毛稀短,散热快,体温调节差,要求在饲养管理中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过早开食,雏鸡缺乏食欲,对消化器官有害,也影响卵黄的吸收利用,不利于今后的生长发育;过迟开食,雏鸡的体力消耗大,影响今后的生长和成活。
有条理地进行开食,有助于雏鸡腹内蛋黄吸收,有利于胎粪排出,促进其生长发育,是育雏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开食不宜过早,开食过早会因消化器官脆弱而受到损害。
开食方法:开食时使用浅平食槽或食盘,或直接将饲料撒于反光性强的已消毒的硬纸、塑料布上,当一只鸡开始啄食时,其它鸡也纷纷模仿,全群很快就能学会自动吃料、饮水。
正常饲喂:开食1-3天后,应逐步改用雏鸡配合饲料。
饮水和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2-4小时后开始喂料。最初1-3天的饮水中,宜加入8%葡萄糖,每公斤水加入1克维生素C,饮水温度18-25℃。开食料可用仔鸡前期全价饲料和碎米等。应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
饲养管理要点
项目 | 要求 |
---|---|
饲养密度 | 每平方米放养的适宜密度为1-2周龄40-50只,3-5周龄30-40只,6-9周龄20-30只。 |
光照 | 前3-4天连续光照,每平方米4-6瓦;5-14天每天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3瓦;2周以后可夜间持续照明,每平方米1.3瓦。 |
湿度 | 室内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 |
通风换气 | 养鸡后往往从第二周开始鸡舍氨气浓度上升较快,遇有刺鼻、眼情况应在气温较高的午后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以装小型排风扇换气。 |
断喙 | 断喙优点在于节约饲料和防止啄癖,提高育成率。 |
饲料 | 推荐使用专用雏鸡料。如自配,推荐配方:玉米49%,碎米10%,细米糠5%,麸皮5%,豆饼18%,棉仁饼或芝麻饼5.5%,鱼粉5%,骨粉2%,食盐0.3%。微量元素适量,每公斤料加多维生素15克。自由采食,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7天后可喂给青饲料,喂量占鸡料的20%左右。雏鸡开食后即可加喂占日粮1%的砂砾。 |
饲养人员必须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鸡粪,定期消毒,器具保持清洁;供给清洁干净的饮水,天冷时供给温水;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及时将病、弱鸡挑出治疗和处理,避免疫病传播和减少损失。
通过以上科学的管理方法,相信您的雏鸡一定能健康成长,为您的养殖事业带来丰厚的回报。
在雏鸡的成长旅程中,第一步至关重要。分群是关键,将健康无病的雏鸡按体重和体质相近的原则分在同一群,为后续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管理同样重要,比如,1-2日龄时,舍内温度应保持在33-34℃,湿度55-60%,夜间注意开灯取暖,防止蚊虫叮咬和传染病。二、科学饲养:营养均衡,健康无忧
饲养过程中,饲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推荐使用专用雏鸡料,如自配,建议配方为:玉米49%,碎米10%,细米糠5%,麸皮5%,豆饼18%,棉仁饼或芝麻饼5.5%,鱼粉5%,骨粉2%,食盐0.3%。微量元素适量,每公斤料加多维生素15克。自由采食,少喂勤添,保持料槽和饲料清洁。三、免疫与防治:预防为主,保障健康
免疫是保障雏鸡健康的关键。常规病以防治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和球虫病为主。用药原则为交替用药,兑入水中和拌入饲料给药。从15-20日龄起就要注意鸡球虫病的防治,此阶段应主要针对球虫病驱虫1-2次。四、环境管理:清洁卫生,舒适成长
饲养人员必须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鸡粪,定期消毒,器具保持清洁;供给清洁干净的饮水,天冷时供给温水;更换饲料要循序渐进;及时将病、弱鸡挑出治疗和处理,避免疫病传播和减少损失。五、光照与通风:合理调节,促进生长
光照对雏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前3-4天连续光照,每平方米4-6瓦;5-14天每天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3瓦;2周以后可夜间持续照明,每平方米1.3瓦。通风换气也是关键,养鸡后往往从第二周开始鸡舍氨气浓度上升较快,遇有刺鼻、眼情况应在气温较高的午后开门窗通风换气。六、断喙与采食:科学管理,提高效益
断喙可以节约饲料和防止啄癖,提高育成率。采食饮水设备的选择也很重要,料槽2.5-5公分/只;料桶30-40只/个。水槽1.5-2公分/只,饮水器80-100只/个;乳头饮水器10-15只/个。 雏鸡的健康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管理。只有科学养殖,才能让雏鸡健康成长,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