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养殖:了解黄鳝习性
作者:农园墨客•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3
黄鳝,又称鳝鱼、田鳝,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黄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旺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黄鳝的习性、水质管理以及高效养殖方法。
一、黄鳝习性
黄鳝喜穴居,常在湖沼、河流、塘堰、沟渠及稻田等水底或堤埂处挖穴栖居。黄鳝洞长约为体长的3倍左右,洞内弯曲交叉。每个沿穴一般有两个以上洞穴。洞穴出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它将头伸出呼吸空气。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可根据此习性进行夜间捕捉。黄鳝的鳃呈退化状,主要依靠咽腔呼吸空气。
疾病名称 | 症状 | 防治方法 |
---|---|---|
烂尾病 | 尾部充血发炎,继而肌肉坏死溃烂,严重时尾部烂掉,尾脊骨外露。 | 用0.2mg/l~0.25mg/l土霉素化水全池泼洒。每5kg鳝用1g~2g土霉素拌蚌肉等投喂。 |
出血病 | 红肿,鳃部出血,头部发黑并伸出水面呼吸,口腔有充血现象,腹部出现红斑。 | 用90%晶体敌百虫0.1mg/l全池泼洒。每千克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0.04g~0.1g拌1kg蚯蚓投喂。 |
新棘虫病 | 虫体吻部牢固地钻进病鳝肠黏膜内吸取营养,导致黄鳝肠道充血发炎,阻塞肠管,使部分组织增生或硬化。 | 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漂白粉1g/m3水体泼洒。每50kg鳝用5g大蒜拌饵投喂,连续6天;或用2g土霉素拌饵投喂。 |
1. 水质管理:黄鳝喜肥水,应及时追施发酵的有基肥,每次用量300~500千克/亩,池水透明度15~20厘米,水色以黄绿色为宜,冬季增加水深并施入腐熟的牛粪、猪粪等厩肥以确保黄鳝安全越冬。
2. 水草种植:水草能为黄鳝养殖防暑降温、净化水质并能为黄鳝提供优良的隐蔽场所。没有水草的鳝池无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黄鳝也难成功,很难实现高产量、高效益。
3. 投喂管理:黄鳝属肉食性鱼类,应投喂动物性饲料或全价配合饲料。黄粉虫是黄鳝的最爱,所以,以黄粉虫为诱饵,训练黄鳝吃配合饲料是个好办法。
4. 捕捞管理:同一池中大小黄鳝混养,小鳝不敢争食而体质逐渐衰弱甚至死亡。饵料不足时会发生黄鳝相互残食。因此,大小黄鳝混养时,虽大鳝长速快,但整体产量过低。
项目 | 成本 |
---|---|
建池费用 | 200元 |
黄鳝苗种 | 300元 |
饲料成本 | 480元 |
药物及其他开支 | 100元 |
总计 | 1080元 |
通过以上成本核算,我们可以看到,黄鳝养殖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经过5-8个月的养殖,黄鳝体重可增加3-5倍。以增重3倍计算,20公斤黄鳝可增重60公斤。按每增重1公斤黄鳝的饲料成本8元计,则需花费饲料成本480元。
黄鳝养殖,水质调控是关键
水质管理案例:优化水质,提升产量
- 定期更换新水,降低水体有害物质浓度。
- 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体生态平衡。
- 加强饲料管理,减少残饵积累。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池塘水质明显改善,黄鳝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显著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