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亳州市十九里镇,芍药之乡

芍药,这朵被誉为“花中皇后”的美丽花卉,不仅是观赏植物,更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品种。其丰富的药用价值,使其在中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亳州市十九里镇,芍药之乡

芍药的药用价值与市场需求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芍药与人参均有抗应激、抗疲劳、镇静、增强记忆、调节神经内分泌活动、抗辐射、抗肝毒性、抗炎等作用。而芍药在镇静、治疗乙型肝炎、改善睡眠等方面甚至优于人参。年需求量近几万吨,其中芍药又占芍药市场的70%以上。

亳州市十九里镇:芍药种植的摇篮

亳州市十九里镇,位于亳州市南郊,人口5.3万,耕地6万亩。这里的芍药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亳州市谯城区二十六个乡镇,两个市区。

乡镇 可耕地面积 药材面积 芍药种植面积
五马镇 6.3 2.5 6600
谯东镇 5.4 4.5 8900
十九里镇 6 6 9000
沙土镇 13.5 2 15000
十八里镇 11 5 78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十九里镇是芍药开发种植最早的产区,明清时期已形成规模。目前,芍药种植面积约为9000亩。

芍药的栽培可追溯到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在他开辟的药圃里广植芍药以备用,并引导周边人种植。发展到明、清时期,芍药种植已初具规模。清代诗人刘开有诗赞誉:“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新中国成立后,芍药种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后,中药材市场放开经营,土地承包到户,农民可以自由选择种植。芍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形成了年年有采挖,年年有种植的循环性周期。

芍药产业的未来展望

近年来,亳州市将目光瞄准于打造康养旅游高地,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芍药花海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只是,因为种植面积的扩大,芍药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部分药农对种植芍药观念发生转变,不再愿意种植芍药。同时,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因素也对芍药产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亳州市正积极探索芍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包括加强科技研发、提高种植技术、拓展市场渠道等。

亳州市十九里镇,芍药之乡

从1988年到2002年,十四年间芍药累计库存约49000吨。2003年芍药上市量38000吨,两者总计有货源87000吨。按芍药需求7000吨计算,足够供应12年。这表明,即使12年不种植芍药,市场仍能保持供应充足。只是,芍药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芍药种植面临挑战。

亳州,作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其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在这里,芍药的种植、加工、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只是,近年来,因为市场变化和农民种植观念的转变,芍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

在亳州市谯城区,芍药种植面积达81800亩。只是,因为桔梗、白术、白芷、菊花等药材品种的兴起,以及粮食作物价格的上涨,部分药农开始转向种植其他作物。2003年,亳州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90%以上的农田被淹没,芍药种植也遭受重创。

尽管如此,芍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地位依然稳固。亳州市正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康养旅游高地。在未来的发展中,芍药产业将继续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