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农场推进菠萝蜜种植,规范农业发展
7月2日上午9时30分,南海良好农业中心办公室的智慧农业监控室里,一场现代农业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中心副主任方中玉轻点鼠标,大屏幕上便依次呈现出灯塔片区、罗琼片区、油岛片区、红带片区等地的菠萝蜜、茶叶、红心石榴等三块标准化农业基地的实时影像监控。
片区 | 作物 | 面积 | 技术监控 |
---|---|---|---|
灯塔片区 | 菠萝蜜 | 300亩 | 高清摄像机、传感器 |
罗琼片区 | 茶叶 | 200亩 | 高清摄像机、传感器 |
油岛片区 | 红心石榴 | 500亩 | 高清摄像机、传感器 |
南海农场目前拥有1000亩的GAP认证基地,基地四周安装了传感器和高清摄像机,无论天气如何,技术人员都能通过移动电脑实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并科学管理与防控农事活动。
科技引领智慧农业
南海农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完成了18个《菠萝蜜全球良好农业规范》标准化文件,为菠萝蜜种植加工提供了操作技术指导。农场还引进了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产品可追溯,让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转向“靠科学”。
盛夏时节,站在南海农场灯塔基地的灯塔上,放眼望去,生机盎然。这是南海农场大力推进良好农业规范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使用物联网系统后,基地的相关数据还可直接传送到省农垦总局相关部门,促进垦区农业信息资源共享。
规范操作标准实施
南海农场强化了原料、有机肥、低效杀虫剂等生产环节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严控肥料和农药等投入品的管控。所有GAP生产基地的农药、肥料由农场统一购买或海垦农资有限公司提供,由合作社、生产科、菠萝蜜公司具体发放施用。
此外,南海农场还加强产品农药检测,对每收获一批的茶叶,采前、采中、采后进行严格检测农残,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市场。
探索前行敢为人先
南海农场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按照符合当地生产实际与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并重的原则,有计划地制定菠萝蜜、茶叶、石榴等农产品系列标准规范,并制成职工通俗易懂的操作手册。
农场党委书记符祥斌表示,良好农业规范的实施使南海的蔬菜、水果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有所提升,企业和职工的收益也大幅提升。2014年全场自营经济收入就达到14344万元。
菠萝蜜市场前景广阔
菠萝蜜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南海农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菠萝蜜种植,通过改良品种提升果品、标准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等举措,为职工带来“甜蜜”生活。
未来,南海农场将继续加大投入,推动菠萝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海南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公司计划打造国家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海垦西联农场公司将于2018年至2023年建设万亩“海晶”菠萝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百亩种苗基地。此套系统包含决策指挥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种植数据分析系统、专家会诊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农业精准化管理水平,实现产量和质量“双丰收”。
南海农场重视菠萝蜜高效全利用课题攻关,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与南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种植菠萝蜜200多公顷,力争早日建成万亩菠萝蜜基地。盛夏时节,南海农场灯塔基地生机盎然,绿色海洋、高标准种植园区、菠萝蜜园、茶园、红心石榴园,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南海农场按GAP认证要求制定了菠萝蜜、茶叶、石榴等农产品系列标准规范,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施肥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各类品牌农产品的开发、申报和认证工作。2011年以来,南海专门成立了创建良好农业示范工作领导小组,使创建工作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多头推进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南海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及反季节瓜菜,现有菠萝蜜面积8300亩,选定生长环境好的1000亩作为GAP认证基地。同时申报了茶叶750亩,红心石榴155亩的GAP认证。
南海农场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依托农场资源优势,发挥比较效益,以打造中国最大的优质万亩菠萝蜜产业核心基地为主攻方向。2018年,海南农垦西联农场有限公司在原有3500亩海晶牌菠萝蜜的基础上,扩大种植菠萝蜜1000亩,着力打造万亩菠萝蜜种植示范基地。
毕业于华南农大的技术员徐书海介绍,通过时间差,菠萝蜜可以卖个好价钱。南海农场种植大户潘振标表示,自农场实施良好农业规范以来,他的菠萝蜜收购价就比别人的高,预计今年收入10万元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