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青梅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增长
洱源县,这个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美丽县域,近年来在青梅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洱源县逐步形成了“基地、加工、科研、市场”四大平台,实现了青梅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洱源青梅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洱源县的青梅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987年就被列为全省青梅基地县。为了将青梅产业培植成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洱源县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产业现代化,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年份 | 青梅基地面积 | 产量 | 梅农收入 | 企业加工产值 |
---|---|---|---|---|
2023 | 9.24 | 1.2 | 3588 | 1.2 |
如今,洱源县青梅产业已形成规模,全县青梅基地面积达9.24万亩,产量1.2万吨,梅农收入3588万元,企业实现加工产值1.2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洱源青梅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梅农增收,还推动了梅果食品初加工、精加工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共有青梅加工企业30家,开发出青梅果脯、果酒、调味品、饮料等150多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洱源青梅还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洱源县青梅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了新动力。以洱源县茈碧湖镇大松甸村为例,该村712户农户家家户户都种植青梅,实现了“户户青梅成林,家家梅果飘香”。2014年,全村青梅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共产鲜梅4250多吨,实现收入1100多万元。
“我们村农户家庭经济收入的60%来自于梅果产业,梅果经济成了我们村一张靓丽的名片。”松鹤村党总支副书记罗学义表示。
洱源青梅,这个来自大山深处的“绿色黄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助力洱源县实现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谈完洱源县青梅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增长。,我们再进一步讨论洱源青梅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洱源,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近年来正以青梅产业为抓手,走出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片土地上,青梅不再是普通的果实,而是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产业升级,梅果飘香
创新模式,共富之路
梅香四溢,乡村振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