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韭菜灰霉病是韭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

韭菜,作为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只是,韭菜灰霉病这一常见病害,却让许多种植者头疼不已。它不仅严重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更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韭菜灰霉病是韭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

一、韭菜灰霉病的症状与流行规律

症状

韭菜灰霉病主要危害韭菜的鳞茎、根和叶鞘,造成韭菜植株枯黄死亡。露地韭菜韭蛆为害主要在夏秋季节,其中秋季是韭蛆的盛发期。冬季韭菜覆盖后,当地表温度高于0℃时,韭蛆即开始啃食韭菜的生长点和鳞茎。因此,保护地生产韭菜在韭菜覆盖前就应加强韭蛆的防治。

韭菜灰霉病是韭菜种植中的常见病害之一,温度较低的冬季和春季更为常见。软化物件带菌由于种植时间长,农户生产韭黄的软化物件使用次数多,且...

症状类型 描述
白点型 叶片正反面形成水渍状灰白斑点,椭圆形或梭形,周缘淡黄色,后期病斑扩大呈大块枯死斑,致半叶或全叶枯死。
干尖型 割茬刀口处向下发病,初呈水渍状,继而变淡绿色,后 呈褐色边缘的条斑或“V”字形病斑,致使全叶干枯,近地表病叶生灰色霉层。
湿腐型 高湿条件下近地表叶片全部形成深绿色水渍状软腐,具恶臭,密生灰色霉层。

韭菜灰霉病俗称白点病、腐烂病,是冬春季棚室韭菜的常发病和主要病害。该病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韭菜产量和品质,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近年来,因为棚室韭菜种植面积的扩大,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也呈加重之势。

1. 农业防治

适时通风降低湿度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为控制湿度扣棚前浇足水,扣棚后控水,特别在每次收割后不能浇水;棚室内严禁放底风;中耕培土要细致,避免损伤叶片,要及时收割韭菜,其后彻底清除病、残叶,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形成叶片柔嫩易感病;夏季韭菜要除草、追肥、浇水养好根。

在冬春季节头刀韭菜株高4-7厘米时,二刀韭菜在头刀韭菜收割后6-8d时,应及时采用药剂防治。在阴雨天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667平方米用药250克,分放6-8个点,用暗火点燃,关闭棚室,熏蒸3-4h。也可于傍晚喷撒10%杀霉灵粉尘剂,或6.5%多菌.霉威粉尘剂,每667平方米1000克;在晴天可用40%二甲嘧啶胺悬浮剂1200倍液。或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600倍液喷雾,重点喷施新生叶片和周围土壤,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喷药后晴天应通风散湿。7d喷1次,连续与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3次。

韭菜灰霉病,又称白点病或腐烂病,主要在冬季和春季多发。其成因复杂,包括真菌感染、环境因素等。例如,由于长时间种植韭黄,软化物件使用次数多,且常常由于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施用,导致病原菌滋生。此外,干尖黄叶现象在韭菜生产中十分普遍,这不仅影响产量,还降低了品质。及时诊断、预防和无公害防治是关键。

韭菜灰霉病是韭菜生产中的常见病害

针对韭菜灰霉病的防治,应采取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上,适时通风、降低湿度是关键,尤其在收割后不宜浇水,要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药剂防治应选择在冬春季节,如在韭菜株高4-7厘米时或收割后6-8天,使用合适药剂进行防治。例如,使用速克灵烟剂、百菌清烟剂等,注意喷施新生叶片和周围土壤,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李先生种植的韭菜就曾遭受过灰霉病的侵袭。他采取了及时诊断、清除病残体、适当通风等农业措施,同时,使用杀霉灵粉尘剂和多种悬浮剂进行药剂防治。通过这些方法,李先生成功地控制了病情,保证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

因为韭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韭菜灰霉病的发生趋势也在加剧。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型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抗病品种培育等,以应对这一挑战。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意识和技能,也是当务之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