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丝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丝瓜,作为夏秋季节的时令蔬菜,深受人们喜爱。要想实现丝瓜的优质高产,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丝瓜的栽培技术,帮助您提高产量与品质。

丝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一、播种育苗

1. 苗床准备

选择避风向阳、阳光充足的地块作为育苗地,提前10-15天施足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播种前1-3天整地制好营养钵,并覆盖好地膜。

丝瓜播种宜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采用浸种催芽,先将种子浸泡2-3天,然后用温水浸泡6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放入温箱催芽,待芽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温度控制在20-30℃为宜。出苗后,前期以保暖防冻为主,中后期因为气温升高,以通风炼苗为主。

二、定植

移栽一般在4月20日前后进行。当苗长出1-2张真叶时,可带土移栽。

2. 移栽方法

移栽前7-10天,在确定移植的行距上施足基肥,每亩施人畜肥20担,磷肥50-75kg,钾肥15-20kg。施肥后及时进行土地翻耕,并精细整地,成胖背型,喷好除草剂,盖好地膜待移植。

3. 种植密度

丝瓜络种植密度以500株/亩左右为宜,其行距为3米,株距0.4-0.5米。

三、田间管理

丝瓜种后即可进行搭架。棚架以1.5米×1.5米距离立杆,架高2米,棚顶以小竹、铅丝或绳子纵横织成正方形。待瓜藤长到2.5米以上时可旨藤上架。

去雄花瓜藤上架后要不断进行整枝挖芽和去除适当数量的雄花,丝瓜一般每株只留一条主藤,对其它的侧枝和芽要随时整除。

丝瓜根系发达,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需肥量较大。在土层深厚、肥力高的土壤上,产量和品质均比较高。科学追肥也是关键。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 防治方法
丝瓜野螟 当幼虫盛发时,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防治,如百灵3000倍液,杀虫单1000倍液防治。
丝瓜绵腐病 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注重三沟配套、降低田间湿度、平衡施肥,防偏施重施氮肥,加强药剂防治,主要用1:2:200波尔多液喷雾。
丝瓜霜霉病 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农业防治要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病害初见时应及时摘除病叶,以减少病菌 。药剂防治可选500倍甲霜灵早期灌根,初发病时用2000倍事出有因毒霉进行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防1-2次。

五、采收与脱皮

采摘一般以瓜体由软变硬,瓜柄转黄,瓜蒂变软并有黄色环带,手捏时可听到轻微暴裂声,瓜蒂凹度逐步变大时为采摘标准。

丝瓜采摘后,需经脱皮方可得丝瓜络。脱皮主要以水浸烂皮方式:将摘下的鲜瓜,用木棍敲破外皮或用刀划破皮层,在河中或水缸等容器中水浸数天,再脱去烂表皮,将丝瓜络清洗晒干即可。

通过以上栽培技术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丝瓜的优质高产栽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这些关键技术,相信您在丝瓜种植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收益。

丝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1. 丝瓜野螟:7-9月为高发期,使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防治,如百灵3000倍液,杀虫单1000倍液。

为防止瓜实蝇产卵,需进行果实套袋。套袋前,确保丝瓜藤上架,有利于果实均匀受光。

六、丝瓜栽培技术要点

1. 去雄花:为减少养分消耗,将70%以上的雄花蕾及时摘去。

2. 搭架与理藤:丝瓜藤上架后,要经常理藤,使瓜藤在架上均匀分布。

3. 科学追肥:丝瓜需肥量大,追肥应以浇施为主,轮换施用,防止近根产生肥害。

七、丝瓜品种选择与留种

选择瓜身挺直匀称,长度70cm以上,子房室数多的优质丝瓜作为良种选留。每年需进行提纯复壮,并做到隔离制种。

因为人们对丝瓜食用认识的提高,丝瓜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丝瓜种植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