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裙竹荪,一种珍稀食用菌
简介 竹荪,一种生长于竹林下的珍贵食用菌,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珍品。它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和保健领域。只是,在享受这份美味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禁忌,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本文将为您揭开长裙竹荪的神秘面纱。
长裙竹荪所含的多糖是具有高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在抗肿瘤、抗凝血、抗炎症、刺激免疫以及降血糖方面都有一定的疗效,对艾滋病也有抑制作用。短裙长裙竹荪多糖具有一定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可抑制人工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其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另外,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长裙竹荪可发挥抑菌作用,且抑菌成分对高温、高压稳定,长裙竹荪对食品防腐有奇效,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因此在煮熟的菜肴中,加入长裙竹荪,便可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致于腐败变质。
营养成分 | 含量 |
---|---|
蛋白质 | 2.6克/100克 |
脂肪 | 0.1克/100克 |
碳水化合物 | 5.2克/100克 |
膳食纤维 | 1.5克/100克 |
长裙竹荪,又称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皇后、植物鸡等,名列“四珍”即长裙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长裙竹荪原系野生植物,因为生长条件相当苛刻,成长不易,得之更难。历来被认为是珍奇稀罕之物,作为南方贡品,只有皇帝才有幸品尝。据传,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出亲信遍访天下,好不容易觅得“僧竺蕈”若干。所谓“僧竺蕈”,即长裙竹荪。慈禧太后动用官兵三千人,费时九个月才得长裙竹荪1.5公斤,平均每人才找到0.55克,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营养:长裙竹荪在自然界多见于竹林内。但是竹林并不是长裙竹荪的唯一生境,现已发现在多种阔叶树上能生长。长裙竹荪也是一种腐生菌,其营养来自竹类或其它树木的根、叶腐烂后形成的腐殖质和其它有机物质。
长裙竹荪,俗称竹荪,又名竹笙、竹参、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等,是一种隐花菌类,菌裙和菌柄在中国为高级的素食材料。竹笙不仅珍稀味美,营养也十分丰富,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竹笙是生长在竹林中腐朽的竹子及土壤上的一种蕈类,而非竹子的一部分,一般多为干货成捆出售,本身无特殊味道,但会吸收汤汁,所以料理多用烩或熬煮的方式。
长裙竹荪属于生理碱性食品,长期服用能调整中老年人体内血酸和脂肪酸的含量,有降低高血压的作用。另外,长裙竹荪还有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腹壁脂肪贮积的作用。云南省的苗族人民还有将长裙竹荪和糯米一同泡水喝,用以治疗伤症、病弱和咳嗽,并有止痛、补气的作用。贵州民间还将长裙竹荪用于治痢疾、细菌性肠炎以及白血症等。
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红托竹荪菌类菌柄菌托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 之一。野生时多生长于楠竹、平竹、苦竹、慈竹等竹林里,其土质有黑色壤土、紫色土、黄泥土等。
光线:菌丝生长不仅不需要光线,而且光对其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自然界里,长裙竹荪处于竹林、草丛的荫蔽之下,若将它暴晒在阳光之下,很快就会萎缩。
作为 鬼笔属 的一种蘑菇,竹荪是有毒的,当然这种毒性只集中在竹荪的菌盖上。确定是竹荪就可以吃,不敢肯定就不要吃,还有些由于生长环境,例如土壤...
温度:菌丝在4-28℃均能生长,15-22℃为最适温度,26℃以上生长缓慢,菌丝对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子实体在10-15℃分化,15-28℃生长,气温达22-25℃时子实体大量成熟。28℃时菌蕾发育缓慢,35℃时停止发育。
中国是较早认识、食用长裙竹荪,并最先实现人工栽培的国家。在发展长裙竹荪烹饪原料市场供应的同时,针对约占总产量10%的残菇以及菌托、菌盖等副产品进行了深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开发了长裙竹荪酒、饮料、罐头、面条等食品,同时还进行多糖口服液、天然防腐剂、化妆品之类产品的深度开发。
竹荪中的 荪 原指一种香草,竹荪之名意即竹林中的香草,因竹荪在菌褶完全张开时能散发出浓郁的幽香而得名,但这种香味仅止于此。.菌丝为多细胞有横隔,借顶端生长而伸长,白色、细长,绵毛状,逐渐成...
酸碱度:在自然界里,竹子生长处的土壤pH多在6.5以下,在长裙竹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微酸性的环境。
长裙竹荪适于生长在有大量竹子残体和腐殖质的竹林地里。野生长裙竹荪自然生长季为初夏到中秋,多生于老竹和腐竹的根部以及腐竹叶上,多数单生,也有少量为群生。完整的长裙竹荪子实体由菌盖、菌裙、菌柄、菌托4部分组成,一般高10~20cm,最高的可达30cm以上。菌盖形如吊钟,高3cm左右,下端宽5cm左右,具有明显的网状结构,上面一般生有青褐色的孢体,孢体味道微臭,用手触摸,有粘滑感。菌盖顶端较平,并有穿孔。菌裙大多为黄白色,菌裙的长度是分类学上区别长裙竹荪和短裙长裙竹荪的重要标志,长裙竹荪的裙长一般为8.0~12cm,短裙长裙竹荪的裙长一般为3~6cm。菌裙为疏松的格孔状网条,格孔呈椭圆形或多边形,格孔长径0.5~1cm,短径0.1~0.5cm,网条偏圆形,直径0.1~0.5cm。菌柄乳白色,中空,纺缍或圆筒状,中部粗约3cm,壁海绵状。菌托呈碗形,包在菌柄的基部,上面带有灰白色或粉红色的斑块,高4.0~5.0cm,直径3.0~5.0cm,由内膜、外膜以及膜间胶状物质组成。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幼时卵球形,后伸长,高12-20cm,菌托白色或淡紫色,直径3-5.5cm,菌盖钟形,高宽3-5cm,有显著网络,具微臭而暗绿色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10cm以上,网眼多角形,宽5-10mm。柄白色,中空,壁海绵状,基部粗2-3cm,向上渐细。
总之,竹荪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的食用菌,适量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益。它生长在竹林中,形状独特,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竹荪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的菌类食物,具有以下功效和作用:1.味道鲜美,蛋白质中谷氨酸含量高.
长裙竹荪可供观赏。菌体可食,为名贵食用菌。可食用,但须去掉菌盖和菌托,味鲜可口,此菌煮沸液可防菜肴变质,防肉变腐。可药用,治痢疾。有抗癌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子实体的发酵液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及腹壁脂肪过厚等有较好的疗效。
长裙竹荪属真菌界,鬼笔目。产于四川、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双版纳等热带地区,多生于竹林下,偶见于松林中,现许多地区有人工栽培。
长裙竹荪对于改善皮肤的衰老状态卓有良效。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对皮肤有很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不仅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而且可使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更多的氧,以供给组织细胞,而且对皮肤中的黑色素沉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湿度:长裙竹荪是喜湿性菌类,通常只有当空气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菌裙才能达到最大的张开度。
长裙竹荪营养丰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阶段,其研究工作中还有许多未明之处,还需要加强其生理活性物质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其功效特性,以此带动长裙竹荪的开发利用多方向发展。在以后的产品开发中应注意搞出特色,满足各方面消费者的品味需求,使长裙竹荪得到全方位的合理开发。
长裙竹荪是一种非常营养、美味的食用菌,含有诸多的保健功效,非常适合长期食用.长裙竹荪的鲜美口感也非常出色,适用于各种烹饪方式,如汤、煲、炒等。长裙竹荪还有低热量、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材。
长裙竹荪,一种珍稀食用菌,生长于竹林,口感鲜美,营养丰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初步框架,而竹荪新食尚,竹林珍馐引领潮流则将帮助我们深入挖掘细节与内涵。
简介
营养价值与功效
多糖的神奇力量
防腐奇效
生长环境与特点
竹林中的隐花仙子
长裙竹荪,又称雪裙仙子、山珍之花,是竹林中的隐花菌类。它并非竹子的一部分,而是生长在腐朽的竹子及土壤上的蕈类。由于其生长条件苛刻,历来被视为珍稀之品。
长裙竹荪喜湿,适宜生长在有大量竹子残体和腐殖质的竹林地里。其自然生长季为初夏到中秋,多生于老竹和腐竹的根部以及腐竹叶上。
历史与文化
皇家贡品,传奇故事
民间传说
应用与开发
烹饪新宠
长裙竹荪,这竹林的珍馐,以其独特的魅力,正引领着食尚新潮流。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更带来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未来,因为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长裙竹荪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