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网箱养殖技术:一种利用网箱在水中养殖鲶鱼的方法
一、设置网箱,分级饲养
选择水质清新、溶氧高、pH值适宜的宽敞水域,如溪流、湖泊、水库等,设置网箱。根据河鲶不同生长阶段确定网目大小和网箱面积。鱼苗网箱,网目0.8厘米~1厘米,面积8平方米;鱼种网箱,网目1.5厘米~2厘米,面积12平方米~14平方米;成鱼网箱,网目3厘米,长×宽×高为5米×5米×2.5米。一般采用封闭式网箱,入水深2米。
养殖阶段 | 网目大小 | 面积 | 备注 |
---|---|---|---|
鱼苗 | 0.8-1厘米 | 8平方米 | 及时筛分,换箱饲养 |
鱼种 | 1.5-2厘米 | 12-14平方米 | 逐步适应网箱环境 |
成鱼 | 3厘米 | 5米×5米×2.5米 | 提高养殖效益 |
二、科学配料,"四定"投饵
鱼苗刚进箱时,投喂充足的水蚯蚓等鲜活饵料,使其逐步适应网箱环境。当鱼种达到5厘米~7厘米时,开始投喂经精细加工,并添加10%~15%鲜鱼浆的饵料,进行诱食驯化。人工配饵除必需的营养成分外,应另添加1%~2%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前期饵料的粗蛋白含量为50%,中期为45%,后期为40%。可采用鱼粉、豆粕、小麦、玉米、血粉、蚕蛹粉等投喂,每天投喂3次~5次。河鲶有夜间摄食习性,特别要注意增加夜间11时~12时的投饵。投饵量在鱼体长10厘米~16厘米时为鱼种总重的6%~10%,体长16厘米以上为3%~5%。投饵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三、加强管理,防治鱼病
尽可能提早放苗入箱。运输鱼苗时每袋加入1片呋喃唑酮。入箱后要定期检查网箱,防逃、防盗。定期清洗网箱,清除污物,保证内、外水体交流畅通。每天观察鱼的吃食、生长情况。定期测定生长速度。要加强鱼病防治,体长16厘米以前坚持每5天~10天用10ppm生石灰水泼洒网箱1次~2次;体长16厘米以后每月用15ppm生石灰水泼洒1次~2次。苗种刚入箱的几天里,必须每天在饵料中拌入0.5%~1%的大蒜或0.05%~0.1%呋喃唑酮。以后每隔10天~20天用药1次,直至鱼苗体长16厘米后改为每隔1月~2月用药1次。
鲶鱼网箱养殖技术:一种利用网箱在水中养殖鲶鱼的方法。带来的启发,直接引导我们转向另一个关键议题:鲶鱼网箱养殖,创新水产养殖模式。
与传统的草鱼、鲤鱼养殖相比,鲶鱼网箱养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每平方米水面,鲶鱼网箱养殖可产出17.5公斤以上的成鱼,经济效益可达到草鱼、鲤鱼的5至10倍。这一显著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投入到鲶鱼网箱养殖的行列中。
五、未来展望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更新,鲶鱼网箱养殖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建议养殖户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学习新技术,优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加强鲶鱼养殖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共同推动鲶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