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淡水小龙虾养殖常见疾病:烂鳃病

小龙虾养殖在我国近年来逐渐兴起,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只是,养殖过程中,小龙虾也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本文将针对淡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烂鳃病、腐壳病、红点病等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淡水小龙虾养殖常见疾病:烂鳃病

一、烂鳃病

1. 致病原因:由丝状细菌引起。细菌附生在病虾鳃上并大量繁殖,阻塞鳃部的血液流通,妨碍呼吸。

2. 症状:严重时鳃丝发黑、腐烂,引起病虾死亡。

3. 防治方法:

  • 勤清残饵,勤排污,保持水质良好。
  • 用2-3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治疗效果较好。
  • 病虾用3-5毫克/升的漂白粉浸泡15分钟。
  • 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换水。
  • 用0.5%的高锰酸钾全池泼洒,治疗效果较好。

2. 症状:体表出现火烧样的斑点,直径1厘米左右,中间呈棕黑色,具鲜红的边缘。

  • 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换水。
  • 用1%的盐水浸泡病虾10分钟。
  • 用2%的碳酸氢钠全池泼洒,治疗效果较好。
疾病名称 致病原因 症状 防治方法
螯虾瘟疫 感染真菌Aphanomyces astaci 腹部两侧壳较薄的部位、附肢关节处的肌肉组织产生白色的斑点 苗种运输和投放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投饲要充足、均匀
杆状病毒病 无明显外观症状,仅使生长迟缓,肝脏内可发现大量病毒颗粒 生长迟缓 加强水质管理,减少病原体传播
霉菌病 伤口周围和受感染的卵上有大量的菌丝生长 部分病灶部位有黑色斑点 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换水

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小龙虾的生长状况,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损失。


讲完淡水小龙虾养殖常见疾病:烂鳃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导致鳃部组织坏死。,让我们转向细菌感染致烂鳃,养殖防控策略解析。

养殖困境:细菌感染引发的烂鳃病困扰

某养殖户张先生,近年来投身于小龙虾养殖行业,但在2022年夏季,他的养殖场出现了大规模的烂鳃病。经过调查,发现病因是由于池水水质恶化,导致丝状细菌大量繁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先生采取了以下措施:

淡水小龙虾养殖常见疾病:烂鳃病
  1. 勤清残饵,勤排污,保持水质良好通过定期清理池底残饵和排放污水,确保水质清洁。
  2. 全池泼洒漂白粉使用2-3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有效抑制细菌繁殖。
  3. 病虾隔离治疗将病虾隔离出来,使用3-5毫克/升的抗生素进行浸泡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先生的养殖场烂鳃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虾群的生长状况也逐渐恢复。

防治策略:如何预防小龙虾烂鳃病

  1.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水温、pH值和溶解氧。
  2. 科学投喂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3. 定期消毒使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进行全池消毒。
  4. 病虾隔离一旦发现病虾,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小龙虾烂鳃病的发病率,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