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鱼车轮虫病是鱼类常见寄生虫病,由车轮虫寄生引起
作者:种植妙人•更新时间:11小时前•阅读2
鲢鱼,作为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因其肉质鲜美、价格亲民而深受市场喜爱。只是,鲢鱼寄生虫病,尤其是车轮虫病,往往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困扰。
车轮虫病的发病原因
鲢鱼车轮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由车轮虫寄生引起。车轮虫能在水中自由游动,通过直接接触鱼体进行传播。
车轮虫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和媒介传播。在池水较小、水浅、水质不佳、放养过密等条件下,车轮虫的传播速度会加快。
发病时间 | 症状 |
---|---|
每年的5月至9月 | 鲢鱼大量浮于水面,呈散游状态,类似缺氧浮头,但开动增氧机后并不会游向增氧机。 |
发病初期 | 鱼体表无异常,仅出现少量死鱼。 |
发病后期 | 下颌明显变长,胸鳍基部严重充血,严重的鱼尾鳍、臀鳍基部也充血发红。肠道内有浓状血水流出。 |
为了有效防治鲢鱼车轮虫病,以下措施至关重要:
-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良好。
- 合理放养密度,避免池水过密。
- 及时发现病情,早期治疗。
- 使用高效药物进行杀虫处理。
- 先使用调水解毒灵按每米水深每亩500克进行量化水后全池泼洒,3小时后再使用车轮虫必克,鲢鱼3至5小时即可恢复正常潜入水中。
- 如水质并未变坏,仅水质偏瘦,则直接按每米水深每亩使用500克的车轮虫必克全池遍洒,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案例分享
今年6月份以来,我省沿黄的渔业基地——合阳县黄河滩精养鱼塘鲢鱼车轮虫病大面积爆发。在笔者的指导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养殖户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鲢鱼车轮虫病的防治需要养殖户的重视和持续的努力。通过合理的养殖管理、水质控制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车轮虫病的发生率,保障鲢鱼养殖的产量和品质。
车轮虫,这个潜伏在淡水鱼养殖领域的“隐形杀手”,正以其独有的狡猾与狡诈,悄无声息地蚕食着养殖户的心血与收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病源中精准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是每个养殖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车轮虫的传播途径多样,既可以直接接触鱼体传播,也可以通过水体、水草、工具等间接传播。它寄生在各种淡水鱼上,从鱼卵、苗种到成鱼,无一幸免。车轮虫对鱼体的侵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成鱼体消瘦,影响摄食和生长速度,二是降低鱼体抗病力,使得鱼类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害。
二、病例分析与诊断要点
2001年,我在西安草滩首次发现鲢鱼车轮虫病时,将其误诊为鲢鱼出血病。经过数个发病池塘的跟踪调查,我发现车轮虫病具有以下特征:病鱼鳃丝表面不断分泌粘液,导致鱼体吸收氧气能力下降;当遇到水质突变、溶氧量偏低时,鱼体上浮,表现出呼吸困难的症状;时间一长,鱼体各部位充血,类似出血病症状。三、治疗方案与防治建议
针对车轮虫病,我出一套经济可靠、效果迅速的治疗方法。使用调水解毒灵调整水质,然后使用车轮虫必克进行杀虫处理。对于病情严重的池塘,可连续用药2-3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营养及免疫调节剂,提高鱼类抵抗力。在防治方面,建议定期检测水质,避免放养过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