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蝎子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巧?
母蝎生产过后,小蝎需要爬到母蝎背上待上一段时间,直到第一次脱壳后才能正常下地生存。如让母蝎和仔蝎呆在一起10多天,又不供应饲料和水,母蝎饿了、渴了,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仔蝎吃掉。
蝎子的呼吸和生殖系统都在身体的下部,因此千万不能水浸,平时加水要选在白天,加水一次不要太多,泥土有些湿润就行。给蝎子提供饮用水,用小盘盛几块吸水海绵或棉花就行,一般一周换一次新水即可,不要长期让蝎子喝到变质的水,否则蝎子会病死。
养殖蝎子的十个技巧
序号 | 技巧名称 | 详细说明 |
---|---|---|
1 | 就近引种 | 解决好饲料问题,减少种蝎水土不服现象。 |
2 | 少惊吓 | 避免频繁翻动蝎子的窝,以免惊吓到蝎子。 |
3 | 饲料多样化 | 以肉食性饲料为主,投喂种类多样的昆虫。 |
4 | 母仔分离 | 防止母蝎吃掉仔蝎,提高仔蝎成活率。 |
5 | 产期护理 | 孕蝎产仔时,单独饲养,保持安静。 |
6 | 防鼠害 | 做好防鼠工作,防止老鼠吃掉蝎子和饲料。 |
7 | 防止水浸 | 避免蝎子水浸,平时加水要选在白天,泥土湿润即可。 |
8 | 食物要新鲜 | 保证蝎子食用的新鲜饲料,避免互相残食。 |
9 | 幼蝎的饲养 | 幼蝎食欲大增,每天需要吃掉一只小昆虫。 |
10 | 防逃措施 | 四周用宽边透明胶或玻璃条围好,防止蝎子逃跑。 |
蝎子作为一种药用动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大多数养蝎户由于缺乏应有的技术和经验,导致养蝎失败,经济受损。下面为大家带来养殖蝎子的十个技巧,帮助您提高蝎子养殖成功率。
实践养殖证明,采用模拟蝎子自然生活环境的饲养模式,具有提高2龄蝎成活率,适宜龄蝎发育,利于4-5龄蝎恒温立体养殖等优点,成功率较高。
解决好饲料问题,蝎子就很少出现互相残食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先解决好饲料问题。
蝎子的病害都是以预防为主,难以治疗。种蝎的质量不好,基本注定了养殖结果是失败。养殖蝎子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存在投机心理。
蝎子由于本身有毒,敌害不多,但如果冬季蝎子处于冬眠状态,它对老鼠基本上是没有抵御能力的;夏天老鼠同样也会抢吃黄粉虫或地鳖虫等饲料。因此一定要做好防鼠工作。
掌握以上养殖蝎子的技巧,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信您一定能够成功养殖出优质的蝎子,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养殖蝎子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巧?的部分结束了,下面讨论养殖蝎子: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一、科学管理
二、多样化饲料
蝎子是肉食性动物,偏好质地柔软、多汁的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小昆虫种类越多越好。不同种类的昆虫可以丰富蝎子的营养摄入。
幼蝎脱皮后,食欲显著增强,每日需摄食一只小昆虫。但由于其捕食能力有限,若投喂过大昆虫,可能导致幼蝎自相残杀。若无充足的小黄粉虫等昆虫,幼蝎成长难度加大。
四、解决互食问题
蝎子有自相残杀的习性,但若能提供新鲜昆虫,则可减少或避免此现象。因此,确保饲料充足是关键。
五、防逃措施
蝎子虽不能飞行,但爬行能力强。饲养时应四周用宽边透明胶、玻璃条或塑料布围好,防止逃逸。
六、掌握蜕皮周期
幼蝎进入3龄后,每隔约2个月便需蜕皮。在28-35℃的温度下,8天左右开始第一次蜕皮,随后从母蝎背部爬下活动。此时母仔蝎食欲大增,需及时进行人工分离。
蝎子产仔多在7-8月,若公母混养,母蝎可能因无法找到安静场所生产而流产,幼蝎也可能被公蝎捕食。因此,产期护理需单独饲养母蝎,确保安静。
八、选择优质种蝎
九、模拟自然环境
养殖蝎子需模拟其自然生活环境,创造舒适条件。养殖方式多样,从小规模盆养、缸养到大规模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