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蛋人工孵化技术,模拟自然孵化环境
人工孵化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孵化环境,提高孵化率,同时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甲鱼蛋的孵化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氧气和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小振动等等。人工孵化则是通过模拟自然孵化条件来促进蛋的孵化过程。
雌鳖每年产卵数窝,每窝卵数与其年龄、营养状况有关。一般一只鳖年产卵3~5窝,每窝卵20个左右。差的一年一窝,一窝只有2~5个卵;好的可在5窝以上,一窝卵数高的可达30个。同一只雌鳖产的卵,前后窝间隔时间为15天左右,短的为10天,长的竟达一个月以上。
孵化箱尺寸 | 55cm x 45cm x 10cm |
---|---|
孵化箱材质 | 杉林或塑料 |
孵化箱小脚高度 | 1.5cm |
1、选用杉林或者塑料作的孵化箱,要求长55cm,宽45cm,深10cm,四角有1.5cm高的小脚,以利透气。
1、温度调控,最好是恒温,要求32±1℃。
1、将待孵化的甲鱼蛋进行挑选,剔除不受精蛋,畸形蛋、生命线不齐的蛋,因太干、太潮引起胚胎坏死的花蛋。
5、在孵化出壳时,要在水中泼10ppm的KMnO4,一方面有利于小甲鱼脐带的收口,另一方面还可防病。
孵化室的准备
3、如果是无沙孵化,最好选用海绵做介质,下层用有孔的海绵托盘,上面用厚0.8cm的轻质薄海绵。
将头天孵出的小甲鱼抓起后,用2ppm的种苗净消毒后集中放养在暂养池中1--2天,进行练苗,然后大小分级才可放养至温室或池塘中。
2、将挑选过的甲鱼蛋按17x20颗纵横排列均匀,要求带白色的动物极全部朝上。如果是用沙做介质,则在箱底平铺3--4cm厚的细沙,然后在蛋上覆盖细沙厚约1-2cm;如果是用海绵做介质,则在箱底放上专用的镂空的海绵。然后将已在水中消过毒的薄海绵用手拧干,轻轻平铺在蛋上;
产卵一般在夜间10时以后进行。雌鳖爬出水面,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且无积水的树荫或草丛下,尤喜在松软湿润的砂粉土上挖洞产卵。成熟的卵一次产完,若受惊动立即停止产卵。产卵完毕,即用后爪扒沙土将洞盖没,然后用腹部将盖沙磨平、压实,不留明显痕迹。
下面将详细介绍甲鱼蛋的人工孵化过程:通过人工孵化,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孵化率和控制疾病,还可以缩短孵化时间,增强养殖业的可持续性。
选蛋、装框
2、如果用沙做介质孵化,应选粒径0.5-0.6mm的于净细沙堆放在荫凉处,保持8%一12%的水分,要求用手能捏成团,放手即松开。
按每米25000颗蛋的标准决定孵化室的大小;要求有换气窗;如果用红外线灯泡做热源,要求每立方米空间50瓦,并有自动控温调节器;地平用水泥抹底,不能渗水;底铺5cm厚的干净细沙;放蛋前用10ppm的漂白粉冲洗墙壁和细沙,再将细沙用20ppm的KMn04浸泡,之后放水冲洗干净;最后用4ppm的气雾消毒剂消毒,关闭门窗待用。
2、湿度调控,如果细沙太干,就用喷雾气喷湿,注意箱体也要喷潮;海绵则放在水中拧干后再铺上。
4、每天上午开窗换气半小时,但不要使温度降幅超过1℃。
甲鱼的产卵
甲鱼蛋分为受精蛋和无精蛋,只有受精蛋才能孵化出小甲鱼,为了提高孵化率,一般养殖户都是采用人工孵化,下面来看甲鱼蛋的人工孵化。
朝上,另一面朝下,这样才能孵化出小甲鱼。任海云介绍,有白斑或白点的一面是动物极,另一面则是植物极。放好蛋后,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经过约40天的孵化,小甲鱼就能出壳啦!可能有吃货要问了:甲鱼蛋能吃吗?当然能吃,而且是营养非常丰富的好东西喔!没有受精的蛋不能孵化,吃掉它是最好的选择
鳖是多次产卵的水生动物;一般情况下,第一次产卵最早时间在5月中旬,最迟是在6月上旬,产卵终止时间均在立秋前后几天内,而盛产期则在芒种到大暑之间。
3、翻箱,每隔5--6天将上层的箱换在下层,下层的搬至上层,同时将坏死的臭蛋及时剔除。
五、日常管理
3、将已装过蛋的箱交错叠起,码高10--12层,每幢之间相距20cm左右,以利空气流通。
创新孵化之道,甲鱼蛋孵化率显著提升
甲鱼是多次产卵的水生动物,一般一只雌鳖年产卵3~5窝,每窝卵数与其年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产卵时间一般在夜间,雌鳖会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洞产卵。只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可控性,甲鱼蛋的孵化成功率并不高,这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小甲鱼出室与后续管理
通过模拟自然孵化条件,甲鱼蛋的孵化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高了经济效益。未来,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甲鱼养殖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