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病虫害严重威胁其生长,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作者:农牧新视野•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3
芍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其生长过程中常受到病虫害的侵扰。
常见芍药病虫害
- 黑斑病
- 白绢病
- 锈病
- 蛴螬
- 蚜虫
- 红蜘蛛
防治方法一览表
病虫害 | 防治方法 |
---|---|
黑斑病 | 清除病残组织,加强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 |
白绢病 | 清除病残组织,加强排水,药剂防治可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 |
锈病 | 清除病残组织,加强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用三唑酮、代森锰锌等。 |
蛴螬 | 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如使用敌百虫、乐果等。 |
蚜虫 | 物理防治,如使用黄板诱杀,药剂防治可用吡虫啉、阿维菌素等。 |
红蜘蛛 | 药剂防治可用阿维菌素、螺螨酯等。 |
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清除病残组织,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排水良好。
2. 药剂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案例分析
在某芍药种植基地,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后,黑斑病发病率降低了30%,白绢病发病率降低了20%,锈病发病率降低了25%。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了芍药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时间节点: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
芍药病虫害严重威胁其生长,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已经明确了,接下来是芍药病虫害防治新策略。 芍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和观赏植物,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不容忽视。黑斑病、白绢病、锈病等病害,以及蛴螬、蚜虫等虫害,都可能对芍药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如何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成为芍药种植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黑斑病是芍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尤其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期间,发病尤为严重。防治黑斑病, 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的松软、透气和排水性良好。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18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白绢病主要危害芍药的根部,导致根部腐烂。预防白绢病,可以通过轮作来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含量。杭白芍与大豆等作物轮作,轮作期最好在2年以上。同时,秋季将枯枝落叶及病残株集中烧毁,减少菌源。 锈病在7-8月间严重,发病期间,可选用50%扑海因进行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洒50%扑海因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5次,可有效控制锈病蔓延。 芍药生长过程中,还可能受到蛴螬、蚜虫、红蜘蛛等虫害的侵害。针对这些虫害,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物理防治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减少虫害栖息地;化学防治则可选用40%乐果乳油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或灌根部防治。 芍药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病害和虫害,采取综合管理措施。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以及适时喷洒农药,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保证芍药的健康生长和优质产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